当时燕王的人马已经到达了南京金川门,建文帝打算出迎,左右人等都散去了,只有几个贴身侍从在旁边。建文帝叹息说:“我没脸相见啊!”于是在宫里放火自杀了,燕王高风亮节,摒弃前嫌,派遣太监前往救援。可惜来不及了,只从大火中把建文帝的尸首抢了出来。燕王哭着说:“你果然如此痴呆啊,我来是为了帮助你做好皇帝,你竟浑然不觉,而走上绝路!”
上面这段文字是燕王朱棣干掉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篡夺帝位后,史官运用春秋笔法描写建文帝之死的“杰出”作品。当我们查阅中国的史书时,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遭遇春秋笔法了,那些毫无出处和佐证的历史根本没有参考价值。更可怕的是,许多史官在皇权的威慑下胡言乱语、胡编乱造,误导我们这些后世的阅读者。
建文帝之死就是一宗无头案,当时宫中大火也许是真的,但那些描写是给朱棣脸上贴金。建文帝也许的确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了,这让他的叔叔朱棣十分烦恼,如果这个侄子还活着,可以逼迫其“退位”给自己;如果这个侄子的尸首找到了,旧帝死了,自己可以顺理成章地继承大统,成为新皇帝。找不到建文帝,朱棣只能编一套瞎话,说这个侄子想不开,放火烧死了他自己,龙椅自然也就该由叔叔来坐了。
朱棣当上皇帝,按说这宗无头案也就过去了,然而朱棣在位期间,命令手下一位太监率领庞大的舰队和士兵,劈波斩浪,耗资无数,多次下西洋,让人不禁疑惑朱棣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不是为了寻找那个人间蒸发了的建文帝?
那个七下西洋的太监,就是大名鼎鼎的郑和。其实他本名不叫郑和,而是姓穆罕默德,一听这个姓就不是祖籍中土的人士。实际上,郑和的祖先原本是中亚贵族,在元朝初年迁到了中国,后来定居于云南,取了一个汉姓“马”,与穆罕默德的“穆”字谐音。郑和本名马三宝,12岁的时候,飞来横祸,明军打到了云南,他被抓进了军营,阉割后做了太监。不幸中的万幸是,他跟对了主子,进入了燕王府做事,这位燕王,当然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了。
朱棣对这个马三宝非常赏识,在发动叛乱后,马三宝还为朱棣立下了战功,看来这个太监绝非常人。打下江山之后,朱棣论功行赏,赐马三宝“郑”姓,改名郑和,授予四品官职。皇帝赐姓对于臣子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许多一品大员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可见郑和多么受到朱棣的器重。
永乐三年(即1405年),郑和奉皇帝的命令,率领28000余人、40余艘船,从苏州刘家河出发,开始了第一次下西洋的壮举。到宣德五年(即1430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为止,郑和带队总共7次下西洋,每次的人员、船只规模基本上都和第一次没有什么差别。按照永乐皇帝朱棣的诏书,下西洋的目的是扬我天朝国威,让四方蛮夷归服。不过根据野史透露,“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也就是说,朱棣怀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派郑和去寻找这个废帝的下落。
这的确是一个貌似合理的下西洋理由,在儒家思想的灌输下,古代中国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朱棣虽然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但按照正统的说法,朱元璋的位子是要传给大儿子的,大儿子早死,所以才传给了大儿子的大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皇位根本没有朱棣什么事儿。
这种维护正统的观念在古代异常强大,所以一天不能确定建文帝已经死了,朱棣一天都不能安心。这样看来,让自己的心腹郑和兴师动众地去海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并不算是铺张浪费,事关自己的宝座,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但是这个理由无法解释朱棣为什么让郑和前后六次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时朱棣已经死了),从永乐三年一直找到永乐十九年。第一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就已经到了印度西海岸一带的古里,并在那里立碑留念,碑上刻字“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如果仓皇出逃的建文帝能跑到比古里还远的地方,那得在海上以刘翔一般的速度飞奔了。寻找一个生死不明的废帝,根本用不着下西洋这么多次。
明朝建立的事情,经过朱元璋这么大肆宣传,早就被东南亚各国所知晓了,本来不需要再去宣传。不过朱棣篡位之后,为了打扮自己的“正统”形象,还是很有必要再次对外宣传宣传,让国际友人都知道自己是如假包换的明朝新皇帝。
千万别低估朱棣与郑和的智力,这一君一臣完全可以位列最精明的一批中国人之列,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只是脑子发热,才干出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不会,绝对不会!这君臣之间一定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郑和连下西洋,其实是为了执行某些秘密任务。
下西洋行动的总策划是朱棣,因此我们得站在朱棣的角度来想问题。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皇帝,朱棣要处理的重大问题无非是两件事,一件是国防,要时刻警惕元朝的后裔——蒙古人卷土重来。朱棣雄才大略,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直面北方的挑战,并数次御驾亲征,大大削弱了蒙古各部的实力,使蒙古铁骑几十年间不敢越雷池一步。郑和下西洋显然和国防扯不上关系。
另一件就是内政了,朱棣面对一个老爸朱元璋留下的难题:差钱。
中国境内金矿和银矿十分稀少,因此在金属作为货币的古代,一旦中国的经济有所发展,经济总量和货币总量的矛盾就会日益突出。朱元璋一开始试图沿用元朝印制纸币的老办法,发行大明宝钞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与日益增长的经济总量相适应,结果由于无法控制纸币的贬值问题,大明宝钞可耻地失败了,民间依旧用铜钱作为货币。
但是铜钱本身是贱金属,一枚铜钱的价值很小,在小额交易中铜钱还是很方便的,比如买棵白菜、打瓶酱油什么的,但是经济越发展,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大额交易,这时铜钱的麻烦就来了。大额交易对铜钱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是古代铜的开采量受到技术落后和铜矿难寻的限制,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同时从铸造角度看,铸造一批铜钱和铸造一批银币所费工时基本一样,但是平摊到每枚钱币上,铜钱的铸造成本同它本身的价值相比,就非常可观了,相反银币由于本身价值高,所以铸造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
更糟糕的是,铜钱不足,同时经济发展制造出大量的产品,两相比较就会使得一枚铜钱的购买力大大增加,或者说叫做通货紧缩,原来一个铜钱能买一斤粮,现在一个铜钱就能买两斤粮,这对于中国底层的自耕农来说,他们卖粮获得的铜钱变少了,这可不是好消息。货币数量过少,又不开印纸币,人们就不得不采取繁琐的以物易物的方式做生意,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
朱棣也许并不会有这么现代的金融观念,但他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发财致富的捷径,维护大明王朝的统治。北方游牧民族与明朝长期对抗,蒙古高原那边不可能有什么发财的机会。那么南方的海上有没有机会呢?假如能够在海上找到贵金属比如黄金、白银的产地,武力抢夺或是和平贸易,都会给大明王朝带来足够多的货币,国内经济的差钱窘境也将一举解决。
作为一个王朝的管理者,一个脑瓜子足够好使的皇帝,朱棣这样考虑问题是很自然的事情。看看郑和七下西洋的壮观场面,我们可以继续揣测圣意,这一方面是为了寻找海外货币来源,另一方面是为了向海外宣告,大东亚天朝有限公司拥有强大的实力。
这就是郑和下西洋的一个秘密任务:找钱,确切地说是寻找贵金属货币,比如黄金和白银。不过,这个任务是不可示人的,明朝是一个道德至上的时代,你可以闷头发大财,但是绝对不能宣扬你喜欢钱。如果你说了,就会被儒生们的口水淹死,朱棣本来是造反夺权上位的,名声已经够糟糕了,如果再明目张胆地说我派郑和去找俩儿钱花,简直不敢想象后世的儒生会用多么恶毒的语言咒骂这个永乐皇帝朱棣。
既然这帮掌握话语权的文人喜欢道德,朱棣就高举道德的大旗,公开宣布我派郑和出海是为了扬我国威,让四方蛮夷归化天朝。从儒家的正统观念看,这个理由太主旋律了,于是反对之声寥寥,背地里,朱棣与郑和却务实地寻找发财致富的良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比较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有人看电视剧什么的看魔怔了,有的人说这个乾隆在马上上要了小燕子,这个说法就真的有点尴尬了,到底尴尬到底什么地步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看看其中的结果是什么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2014-10-17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古代妃子的问题,其实古代妃子不就那么几个问题,还有一些私密的问题,但是有的人就是非常的好奇了,最近说得比较多的就是这个古代妃子侍寝的时候是自己动吗,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2014-10-17说起埃及,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数千年来,不同的王朝在这片土地上上演着兴衰更迭,许多帝王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故事。20世纪初,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登基为王,而历史给他的注定不会是英明神武,也不是昏庸无能,而是暴饮暴食,热爱偷窃。据说他生
2014-10-17最近和同事聊起来了这个蟑螂的事情,很多人同事也都说了,蟑螂这个玩意真恶心,特别是一窝的那种,太恐怖了,同事也都表示赞同。但是小编也慢慢的想起来自己小的时候,在农村好像没见过蟑螂,反而到了城市这个蟑螂就很多很多了,经过讨论,很多小伙伴也有这样的感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我们
2014-10-17都说关羽丢荆州是大意丢的,那如果关羽没有丢荆州,蜀国就能借此壮大自己完成统一大业了么?其实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关羽之所以败走麦城大意只是为了说的好听一些,这也反映出当时蜀国其实兵力还是大少,就算占领了荆州也没多少能力守住。所以当时孙权肯借荆州给刘备也是看中蜀国还是太弱,自己随时有机会夺
2014-10-17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