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TOP星球历史网,为您展示全球历史知识 / 清朝 / 三国 / 明朝 / 唐朝 / 汉朝 / 古代 / 宋朝 / 曹操 / 诸葛亮 / 刘备
logo
您的当前位置:TOP星球历史网 > 传统文化 > 含蓼问疾什么意思?含蓼问疾典故出处

含蓼问疾什么意思?含蓼问疾典故出处

时间:2018-07-19 16:42:59来源:未知阅读:283

刘备以仁义著称,可能刘备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有情有义。像刘备这样的出身,在门阀制度的背景下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因为大家都会去投靠更加可靠的国家,而刘备最后却凭借自己的人格闯出了一片天。当然,这不是要吹刘备,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含蓼问疾就是要夸刘备的人说出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含蓼问疾的意思,还有典故出处,一起来看看吧。LyD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含蓼问疾什么意思?含蓼问疾典故出处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先主传》注引习凿齿的评论,所涉及的故事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要人物是刘备。原文如下:LyD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LyD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含蓼问疾什么意思?含蓼问疾典故出处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先主刘备颠沛流离历经艰险,但非常讲究忠信礼义,虽然形势紧迫危险,但所说的话却不失道义。缅怀刘表对自己的恩义,其情感动三军。倾心相随的士人们,也愿意与刘备一起同甘共苦,看他获得拥戴的原因,又岂止是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他最终能成就大业,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LyD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习凿齿所说的“含蓼问疾”,意为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这也是东晋史学家首创的一句成语。LyD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含蓼问疾什么意思?含蓼问疾典故出处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故事的历史背景。时值曹操发动荆州之战期间,荆州牧刘表之子刘琮投降。刘备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从樊城撤出,一路南下,赶往江陵。LyD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故此,习凿齿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其实这个故事就是后所熟知的“携民渡江”。LyD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含蓼问疾什么意思?含蓼问疾典故出处

刘备“携民渡江”究竟是保护百姓撤退还是裹挟百姓掩护自己呢?这个问题曾引发过很大的争议。其实,这个问题是一目了然的。刘备南撤时,荆州百姓是自动加入南撤行列的,并非刘备有意而为的。十余万百姓随行,拖住的是刘备的行军速度,最终导致他在长坂地区被曹军追上。如此裹挟百姓的做法是不是太愚蠢了?刘备此举的真正目的,正如《三国志·先主传》中刘备自己所说的:“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他是舍不得荆州的百姓!LyD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TOP星球历史网标签: 含蓼问疾,意思,典故,出处 上一篇: 箭不虚发典故出处 箭不虚发释义解读 下一篇: 坚壁清野什么意思?坚壁清野典故出处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看剧学史 / 华夏历史 / 世界历史

最近更新

最新排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