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TOP星球历史网,为您展示全球历史知识 / 清朝 / 三国 / 明朝 / 唐朝 / 汉朝 / 古代 / 宋朝 / 曹操 / 诸葛亮 / 刘备
logo
您的当前位置:TOP星球历史网 > 中国历史 > "谲而不正”是什么意思?"礼乐崩坏”是怎么开始的?

"谲而不正”是什么意思?"礼乐崩坏”是怎么开始的?

时间:2020-02-01 16:31:02来源:网络阅读:468

今天星空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谲而不正”是什么意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有这样一段评价: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谲”:欺诈、诡计;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晋文公和齐桓公同为春秋五霸之一,为何孔子对他们却有着不同的评价呢?尤其是晋文公重耳在“骊姬之乱”爆发时被迫流亡十九年,费尽千辛万苦才回到晋国继承王位,继位以后的晋文公励精图治,带领晋国走向强大,并在践土之盟中成为诸侯盟主,如此一位功勋卓著的君主为何在孔子眼里评价却很低呢?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其实要了解这一点很简单,只要知道孔子所说的“正”究竟有何含义就明白了,这里面牵扯到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和“诸侯争霸”的时代背景——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谲而不正和正而不谲的解读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里面曾对这段话进行过解释说: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谲,古穴反。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谲,诡也。二公皆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虽其以力假仁,心皆不正,然桓公伐楚,仗义执言,不由诡道,犹为彼善于此。文公则伐卫以致楚,而阴谋以取胜,其谲甚矣。二君他事亦多类此,故夫子言此以发其隐。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朱熹的注解让我们有了大致的了解,原来是因为晋文公和齐桓公虽然同为诸侯盟主,并且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虽然都是假仁假义,动机不纯。但是在战争中,齐桓公伐楚时打出了合法的名义,这件事说的是齐桓公伐楚战争。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史记·齐太公世家》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当时齐桓公列举了三个南征楚国的理由: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齐国祖先齐太公姜尚曾被赋予征各个诸侯国的权力以辅佐周王室,周代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只有天子才有权力发动战争,而齐国拥有这样的权力(周成王时发生三监之乱,姜太公平乱有功,因此被赋予“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的权力);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楚国没有按照规定向王室上贡;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周昭王南征楚国时,死在汉水一带;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这就是朱熹所说的“桓公伐楚,仗义执言”,而晋文公之所以被视为“谲而不正”的原因是由于他在晋文公五年(前632年)讨伐曹国时向卫国借道被拒绝,晋文公只好绕道攻打曹国,随即又攻打卫国并占领后者。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楚国北上救援,晋文公通过施展种种手段最终取得了与楚国的作战胜利(楚子围宋、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因此朱熹说他“阴谋以取胜,其谲甚矣”,以此解释这就是孔子说齐桓公“正而不谲”和晋文公“谲而不正”的缘由。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谲而不正和正而不谲的深层次原因——诸侯和周王室的关系问题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但实际情形恐怕并非晋文公使用阴谋诡计取得战争胜利那么简单,这里最主要的原因牵扯到两个诸侯霸主面对周王室的态度问题,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第一个打出“尊王攘夷”这为他在后世赢得许多高度评价。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齐桓公“正而不谲”:尊王攘夷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评价说: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被发左衽在春秋时代是夷狄的习俗,孔子的这句话自然是说假如没有管仲和齐桓公,齐鲁之地就被夷狄侵占了。朱熹因此评价说: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那么正的是什么呢?正的无非就是“衣冠之礼”,何谓华夏?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解释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夷狄有君主,还不如华夏没有君主);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因此,这里的“正”实际上基于“华夷观”的礼仪之辩,正统之辩。那么为何齐桓公就正,晋文公就不正了呢?简单来说就是因为齐桓公至少在表面功夫上还服从周王室,还遵守礼乐制度,奉周天子为正朔,没有破坏礼制。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如齐桓公早年准备攻打宋国,但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齐桓公于是就带着礼物请示周天子,征求他的同意。“十四年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左传·庄公十四年》)”,周襄王时代,正是诸侯争霸的时代,齐桓公的这个举动无疑赢得周襄王的信任,因此被任命为诸侯盟长。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彊。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史记·齐太公世家》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当时在葵丘会盟中,齐桓公被周襄王以赏赐征伐权力的武器和荣耀的胙肉,正式成为方伯(诸侯盟长)。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史记·齐太公世家》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除了“尊王”,齐桓公也肩负着“攘夷”的使命,如齐桓公四十二年,夷狄攻打周天子所在的都城,齐国以诸侯盟长的身份号令天下诸侯勤王。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於齐,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史记·齐太公世家》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这也就不难怪齐桓公在讨伐楚国的时候,会以“楚国没有上贡”的名义对其兴师问罪了。而孔子眼见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乱象时,自然要对齐桓公这位“尊王攘夷”的君王表示好感了,因此说他“正而不谲”,其实就是因为齐桓公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礼乐制度。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晋文公“谲而不正”:逾越礼制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实际上晋文公并非完全像孔子说的那样不堪,譬如在早期晋国就曾经扶持过周王室。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周襄王的弟弟勾结犬戎叛乱,试图篡夺王位,周襄王被迫逃亡郑国,并且向各个诸侯发出求救,当时秦国和晋国都出兵勤王,这时候的齐桓公早已去世。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当时晋文公亲自率领军队迎接周襄王,杀死了叔带,将周襄王护送回到王城。正因为这件事,晋文公还得到周襄王赏赐的土地,应该说这是晋文公值得肯定的一面。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呢?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三月甲辰,晋乃发兵至阳樊,围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杀王弟带。周襄王赐晋河内阳樊之地——《史记·晋世家》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就是上面朱熹说的晋文公在伐楚战争(城濮之战)中取得重大胜利以后,晋文公的势力达到巅峰,在践土这个地方召开诸侯大会,并暗示周襄王应该亲自前来,正因为这个举动让孔子对晋文公大为不满。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因为从来只有天子召见诸侯,没有诸侯召见天子的礼制,而周襄王迫于晋文公的威势,不得不离开王城前往践土参加大会。因此这件事在不同的史书上出现了不同的记载,如孔子所写的《春秋》中将这件事掩盖修饰为“天王狩于河阳”。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另外在《竹书纪年》中又描述为: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而在《左传》这本为《春秋》做注解的史书中最终做出如此解释说: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可见,孔子认为晋文公“谲而不正”的原因就在于他破坏了礼制,以一个诸侯的身份竟然召见天子,这正是“礼崩乐坏”的表现,这样一种情况下,晋文公在孔子眼里自然就是“不正”了。只要明白这里的“正”主要指的是“礼乐制度”和“君臣伦理”就能理解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了。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可以简单表述为:齐桓公守规矩,晋文公不守规矩。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GsP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TOP星球历史网标签: 春秋战国,晋文公,齐桓公 上一篇: 中国人为什么比外国人爱存钱?从古至今有哪些存钱方式? 下一篇: 我国军队的军制发展和传承!"团”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看剧学史 / 华夏历史 / 世界历史

最近更新

最新排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