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星空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范雎和白起恩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秦国能从一个边陲小国崛起,并在战国七雄中胜出,进而豪取天下,有五个人居功至伟。
这五个人就是人们常说的“秦国五大名相”:百里奚、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李斯。
百里奚辅佐秦穆公三置晋君、尊王攘夷,提高了秦国的声望和政治地位,最终独霸西陲。
商鞅推行变法,强根固本,极大地增强了秦国国力。
张仪首创连横策略,多次破解关东六国的合纵,并收复巴蜀,为秦国的进一步强大赢得了时间。
范睢强公室,杜私门,巧施远交进攻策略,蚕食诸侯,削弱六国,让秦国一枝独大。
吕不韦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设三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李斯配合秦始皇统一天下,并统一了货币,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的发展。
“秦国五大名相”中,声誉最高的是商鞅和李斯,最受人们所诟病的是范睢。
“范睢”之名见于《史记》和《资治通鉴》二书,但《韩非子·外储说》中作“范且”。清人王先慎作《韩非子集解》,引用了顾广圻的解释:“范且,范雎也,且、雎同字。”钱大昕著《通鉴注辨正》,里面说:“考武梁祠画像作范且,且与雎同字,宜从且不从目,注读为虽,失之甚矣。”
“且”与“雎”同读“居”音;“睢”读“虽”音,它们的读音差别巨大。
到底是“范睢”还是“范雎”,莫衷一是。
现在按《史记》的记载作“范睢”。
范睢在“秦国五大名相”中声誉不高,主要是《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对他的刻薄格描绘得入木三分,让人难有好感。另外,文中还说他“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即一代战神武安君白起就是死于他的构陷之下。
《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所记范睢的人生轨迹大致靠谱;但所涉及的复仇故事,多半是司马迁的刻意拼凑和虚构编造。
类似于范睢这样的复仇桥段,《史记》一书中比比皆是,如越王勾践灭吴复仇,如伍子胥鞭尸复仇,如孙膑雪庞涓的膑骨之恨,如张仪报楚相国鞭挞之仇,如苏秦挖苦嫂子的辱己之怨,如李广杀霸陵尉报仇……这其中,无疑又以范睢的复仇最富戏剧。
《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写:范睢是魏国人,曾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强国主张,但无人问津,只好灰溜溜地返还魏国,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当了一个门客。须贾担任外交大使出使齐国,范睢有幸相随。主仆一行在齐国忙碌了几个月,一事无成。但范睢却得到了齐襄王的垂青,颇受礼遇。须贾认为范睢在暗中与齐襄王达成了某种交易。回国后,把这件事报告给了魏国宰相魏齐。魏齐不问青红皂白,让人拘来范睢,吩咐往死里打。范睢被打得胁折齿断,昏死了过去。这还没有完,丧心病狂的魏齐让人把范睢扔到了厕所里,带领宴饮的宾客轮流往他身上撒尿。范睢大难不死,被一个名叫郑安平的人救了下来,并结识了来魏访问的秦国使臣王稽。王稽觉得范睢是个人才,把他偷运回国,化名为“张禄”,推荐给了秦昭襄王。“张禄”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赏识,在秦国政坛上大展拳脚,成为了秦国相国、封应侯。魏王听到秦国即将向东攻打韩、魏两国的消息,派外交大臣须贾出使秦国,企图化解这次争端。须贾并不知道“张禄”就是当年的范睢。范睢牢牢地抓住了这个机会,装扮成身份低贱的下人,引须贾到自己的相府,淋漓尽致地将之羞辱了一番。在驱逐须贾出境时,范睢非常解气地冲着他的背影说:“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须贾狼狈归国,把情况告诉了魏齐。魏齐吓得六神无主,仓皇出逃,逃到了赵国,躲入了平原君赵胜家里避难。秦昭襄王想替范睢报仇,诱骗平原君入秦,然后以之为人质,威胁赵国国君赵孝成王说:“王之弟在秦,范君之仇魏齐在平原君之家。王使人疾持其头来;不然,吾举兵而伐赵,又不出王之弟於关。”赵孝成王只好派人到平原君家逼死了魏齐,将魏齐的脑袋奉送到秦国。
范睢在“睚眦之怨必报”的同时,也“一饭之德必偿”,举荐了自己的恩人郑安平为将军、王稽为河东郡守。
范睢快意恩仇的故事也许在历史上有一些影子,但这样极富戏剧,肯定是经过了太史公的艺术加工。
至于说范睢“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这件事根本经不起推敲。
范睢与白起的嫌隙因何而起?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中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坑杀了赵军四十万人,赵国大震。白起想一鼓作气灭掉赵国。韩、赵两国在惊恐之余,共推大纵横家苏秦的弟弟苏代到秦国行反间计。苏代厚赂范睢,一见面就说:“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范睢闻之色变,回头劝告秦昭襄王说:“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秦昭襄王言听计从,接受了韩、赵两国的割地求和,吩咐休兵罢战。结果,“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读来读去,总觉得苏代这一个“反间计”太幼稚了。
按照《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里面的说法,范睢本人此前也施行过反间计,让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经验老到的廉颇,统帅了赵国军队。
那么,范睢作为一个行间老手,怎么会傻乎乎地中苏代之计呢?
而且,苏代的说辞也太没有说服力了。
苏代用以恐吓范睢的东西,就是:秦国灭亡了赵国,秦王就要君临天下了,白起就会被封为三公了。而你,就将位居白起之下了。
因为这个,范睢就受不了?
因为这个,范睢就不择手段,从中作梗,让白起撤军?
范睢让白起撤军的原因,只单纯是妒忌白起的军功?
范睢让白起撤军的目的,只单纯是要自己独享王恩而掐灭白起即将到手的不世之功?
想想看,范睢作为一个大政治家,他的平生志向,不就是要辅佐秦王扫平六国,君临天下吗?怎么会因为敌国说客的三言两语就擅自改变国家军机大事呢?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对这件事的记载,太儿戏,太富于童话色彩了。
细考历史,秦国在长平之战后撤军的原因,绝非苏代的反间计——实际上,这个反间计都不一定存在。
俗话说,杀敌一万,自损八千。
秦国在长平之战歼灭了赵国四十五万人,但自身也元气大耗。
要知道,长平之战持续打了三年,旷日持久。而在战国时代,各国实行的是征兵制,兵即是民,民即是兵,所谓“执矛为兵,荷锄为民”是也。秦赵两国在长平倾力相争,国内的劳动力被抽,生产歉收是必然的。而以当时的生产力来说,先前积存下来的存粮肯定多不到哪里去,粮食供应是个大问题。
赵国在公元前260年就已经难以支持了,不得不向齐国借粮。
秦国的耕地面积是比赵国多,但粮食上的压力也没比赵国好多少。
原因有三。
一、秦国的供给线是赵国的三倍以上,则输送粮食过程中造成的消耗远高于赵国。
二、秦国投入的兵力远远多于赵国,单纯的军队消耗也远远大于赵国。
三、长平之战前,秦国累年征战,耗损严重,并且四面树敌。在长平之战中,不可能得到其他诸侯国的援助。其他诸侯国慑于秦国的淫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救援赵国,但有没有暗中给赵国援助粮食就不好说了。
在长平之战最艰难的那段时间,《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中写:“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堵绝了,为了“遮绝赵救及粮食”,不得不拼尽血本“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十五岁,还未成年,都投入到战争去了。请问,秦国手里还能有更好的筹码吗?
长平之战结束,秦昭襄王和范睢接受了赵、韩割地求和的请求,必定是经过审时度势后作出的正确判断,绝不是苏代那个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的“反间计”。
那么,白起会因为撤军而与范睢结怨吗?
范睢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白起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
他们对战争的走向都会有一个自己的预判。
范睢知道,秦军已是强弩之末,虽鲁缟犹不能穿。
白起作为对赵作战的总指挥官,还能不懂这个道理吗?
司马迁虽然在《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试图勾勒出白起和范睢将相失和的场景,都他在白起后来劝秦王的话里还是露出了破绽。该年九月秋收之后,秦国筹划到了粮食,再次发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白起劝阻说:“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看看,“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白起说得够清楚了。
那么,他怎么会因为秦昭襄王和范睢在长平之战后撤军而怨恨范睢呢?根本没道理嘛。
另外,《资治通鉴·卷五·周纪五》中记:赵国求和得到秦国同意后,赵王准备派赵郝赴秦国订立和约,割让六个县。虞卿问赵王:“秦国是因为疲倦了自行撤退呢?还是由于钟爱大王而有所保留,不再进兵了呢?”赵王不假思索地说:“秦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看,就连被打败了的赵国,也明白秦国的撤退是属于“倦而归也”。
白起根本就没有能力再打下去了,对于撤军,还能有什么怨言呢?
当然,现在还有一些阴谋论者说,白起是穰侯魏冉举荐的,而穰侯魏冉是范睢搞倒的,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乃是势如水火,不共戴天。
这个论断,连司马迁都不屑用。
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白起会因为这个怨恨范睢。
关于白起的死因,估计司马迁也弄不清楚,这才生拽硬造,说白起因为长平之战后撤军,与范睢生出嫌隙,最后死于范睢的馋言之下,胡说什么“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
应侯范睢的结局,《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说,范睢所举荐的大将郑安平在邯郸战败降赵。按照秦国法律,范睢应当连坐,但秦昭王并没有追究。没过两年,范睢所推荐的河东郡守王稽又私通外国,坐法被诛。按照秦国法律,范睢也应当连坐,但秦昭王还是没有怪罪范睢。/范睢心不自安,主动隐退,老死于林下。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秦简上面,赫然记载有:“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
张禄是范睢在秦国用的名字,即范睢受王稽私通外国所牵连,被诛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少年中国说》的事情,真的非常的重要了,很多人估计都听说过,也有很多人估计会和那个音乐搞混淆了,那么这个少年中国说全文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有没有这个注音版本呢?下面小编将要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了,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
2020-03-15炎帝和妻子(赤水氏的女儿听訞)《山海经》第18卷《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先
2020-03-15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诗句,那就是蛤蟆本是痴情种,敢为红颜惹恶人,这一看就只是其中的一句话,那么这一句的全诗又是什么呢?蛤蟆本是痴情种敢为红颜惹恶人的一句又是什么呢?蛤蟆本是痴情种敢为红颜惹恶人全文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2020-03-15最近很多人对这个什么是河西走廊相关的问题很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到底什么是河西走廊呢?为何说这个核心走廊这么重要呢?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值得讨论,下面我们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就继续往下看,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期待你的加入哦。
2020-03-15旱船是什么活动?旱船起源于唐代天宝年间,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旱船是用竹条、木条、彩绸编扎成彩舫,四周用绸缎围合,面用木条、绸缎搭篷。表演时以吹鼓乐伴奏,一人乘船扮演女子,用彩带系船驾于
2020-03-15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