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TOP星球历史网,为您展示全球历史知识 / 清朝 / 三国 / 明朝 / 唐朝 / 汉朝 / 古代 / 宋朝 / 曹操 / 诸葛亮 / 刘备
logo
您的当前位置:TOP星球历史网 > 历史解密 > 雍正皇帝15位兄弟的生死之谜:雍正弑兄杀弟了吗

雍正皇帝15位兄弟的生死之谜:雍正弑兄杀弟了吗

时间:2015-01-28 17:30:45来源:未知阅读:216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一书中,就“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任佞”等十项大罪,进行自辩,颁行天下。然而,事与愿违,欲盖弥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动而曲折的历史故事。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雍正的上述罪名能否成立?让我们一一分析:雍正是否毒死皇父?一种说法是:康熙帝是喝了胤送的人参汤被毒死的。这话从伦理、法理、情理讲,既悖于情,也不合理。从当时的具体环境、周围条件分析,既违背史实,也绝无可能。

  雍正是否逼死生母?《大义觉迷录》说:“逆书加朕以逼母之名。”看来当时雍正“逼母”说流传很广。雍正生母乌雅氏,生有三个儿子:胤禛、允祚(5岁死)、允祯。传说:雍正继位后,将允祯调回北京关押起来,他母亲想见允祯,雍正不准。太后一气之下,撞死在铁柱子上。乌雅氏眼看亲生儿子允祯被囚禁,作为皇太后能不生气吗?时人将雍正母亲的死同雍正囚禁胞弟联系起来是很自然的事情。

  雍正是否弑兄杀弟?雍正继承皇位之日,就面临着兄弟们的不满和挑战。康熙崩逝的噩耗传出,京城九门关闭6天,诸王非得令旨不得进入大内。箭在弦上,形势紧张。当时年满20岁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胤禔、二哥胤礽、三哥胤祉、五弟胤祺、七弟胤佑、八弟胤禩、九弟胤禟、十弟胤、十二弟胤祹、十三弟胤祥、十四弟胤祯、十五弟胤、十六弟胤禄和十七弟胤礼。

  1、大阿哥胤禔,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

  爱新觉罗·胤禔(1672-1734年),康熙帝子,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康熙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胤禔已成为一只不见天日的死老虎。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虽然胤禔是皇长子,但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远不及皇二子胤礽的生母皇后的身份高贵,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胤禔表面上遵从父命,内心里对太子的地位是十分觊觎。

  胤禔在诸皇子中是比较聪明能干的,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巡视,都有所作为。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年仅十八岁的胤禔奉命随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他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这年三月,26岁,被封为直郡王;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随同父皇巡视永定河河堤,任总管,还衔命祭华山。三次都取得了康熙帝的信任。

  胤禔一心想夺嫡继大统,他密切注视着康熙帝对皇太子胤礽的态度。从康熙二十九年开始,直至康熙四十七年月,这近二十年来皇帝和太子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随之引起的关系变化,胤禔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认为对他谋取皇储之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时机。

  夺嫡有利条件是:一则居长,二则原大学士明珠是其叔祖,三则得到皇父的宠爱。为了争夺储位,他可谓煞费苦心——

  1)争取立长:他错误地估计形势,认为康熙帝立嫡不成,势必立长。但康熙帝对他的野心已有所察觉。康煕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宣布拘执胤礽同时,即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2)请杀胤礽: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请杀掉胤礽,说:“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帝听了,非常惊异,意识到胤禔与胤禩结党谋储位,竟欲杀害胤礽,若是得逞,后果严重。康熙帝一再批评胤禔,指出其杀弟之念: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3)推荐胤禩:胤禔见自己夺储无望,便想推荐与己关系密切的八弟胤禩(胤禩少时为长兄胤禔生母惠妃所抚养)。认为一旦保对人选,自己便会飞黄腾达。

  4)制造舆论:胤禔利用张明德相面事,为胤禩制造舆论,说:“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康熙帝派人追查张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仅有相面之事,而且有谋杀皇太子的企图。

  5)镇魇胤礽:皇三子胤祉向康熙揭发:皇长子与一个会巫术的人(蒙古喇嘛巴汉格隆)有来往。经查,发现胤禔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并有物证。其母惠妃绝望,向康熙帝奏称胤禔不孝,请置正法。康熙帝不忍杀亲生儿子,令革其王爵,终身幽禁。

  2、二阿哥即废太子胤礽,两度被废,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爱新觉罗·胤礽(yìn réng)(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康熙时期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七子,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故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

  胤礽是康熙帝成年诸皇子中唯一的嫡出子,康熙帝首开清代“嫡长子皇位继承制”,选择胤礽作为他的继承者,并悉心培养,加之太子生而丧母,故倍受皇父宠爱。

  幼时的胤礽是跟随皇父康熙帝一同生活的,康熙亦为太子的启蒙老师。康熙是位学识渊博之人,对自己未来的接班人寄予厚望,为此他亲自厘定了全面、周密的方针与步骤,较之其他皇子康熙尤其关心太子的成长,对其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曾当众讲明自己一天中有两件要事,一是问太皇太后安,另一件即是过问皇太子的学业情况。胤礽六岁以前,由皇父“亲教之读书”。太子六岁就傅,皇帝为他选择了名儒张英、李光地、熊赐履为师;稍长,又特召著名理学家汤斌为詹事府詹事。胤礽的读书处最先为皇城毓庆宫内;之后,康熙亲定皇太子读书处为畅春园无逸斋(其辅导老师有汤斌、徐潮、高裔、熊赐瓒、耿介、达哈塔、尹泰等):康熙对太子教育甚严,无论寒暑从无间断,太子亦勤学好问,从无懈怠。由于太子天资聪颖,对所读书籍读过数遍即能背诵不漏,但他仍按皇父要求每篇必背足120遍方罢——他读书“声韵清远,句读铿锵,反覆抑扬,讽咏不辍”,因此学业进步很快。康熙曾言“皇太子从来惟知读书,嬉戏之事一切不晓”,因此太子能熟练运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娴驭武功,“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

  身为一国储君,胤礽有较高的政治才能。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康熙帝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之际,先后有十多个月的时间不在京城,他命22岁的胤礽坐镇京师处理朝政。

  胤礽是为清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即聪慧好学,开讲经筵;主持祭祀。紧序有秩;作为康熙殷切期望的继承人,他不负众望,精通文韬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国才能,这点即使是后来康熙帝对他失望透顶之时仍予以承认。数次监国听政,多少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胤礽功不可没;但长期的养尊处优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使其人格分裂,贤德不再;而对高度集权的最高统治者来说,皇太子拥有的过多特权对其构成严重威胁。君储、父子之间的悲剧不可避免。

  两度被废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康熙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包括胤禔为多罗直郡王,胤祉为多罗诚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受封诸子参与国家政务,并分拨佐领,各有属下之人。分封皇子,相对削弱了太子的力量,对皇太子是一次考验。同时,诸年长皇子有权有势以后,加剧了与皇太子的矛盾,诸皇子及其党羽的共同打击目标是皇太子及皇太子党。于是,在皇帝与储君、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加剧。

  康熙立胤礽为皇太子后,朝中就出现了拥护皇太子与反皇太子的两大政治势力。太子党首脑人物索额图,是康熙幼年首席辅政大臣索尼之子、仁孝皇后叔父、皇太子叔姥爷、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曾经是康熙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命太子、长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随驾。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

  1)胤禔等皇子向康熙报告了太子的许多不良表现。比如说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种种不仁的表现,都令康熙非常不满。

影视剧形象

  2)康熙巡幸途中,刚满7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病,康熙十分焦虑,太子却无动于衷。

  3)返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太子可能要“弑逆”。这件事也刺激他下决心立即废掉皇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康熙在巡视塞外返回途中布尔哈苏台行宫,召诸王、大臣、侍卫、文武官员等齐集行宫前,命皇太子胤礽跪下,痛哭流涕,数落胤礽的罪状。之后,老皇帝因为太过痛苦以至于扑到在地,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帝王威仪。

  同日,康熙为了打击太子集团的势力,下令将索额图的两个儿子格尔芬、阿尔吉善及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等人“立行正法”。不久胤祄病死,对康熙来说真是祸不单行,感情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康熙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不得不废斥皇太子。但废斥之后,又很难过,愤恨、失望、惋惜、怜爱,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一连六日“未尝安寝”,对诸臣谈起此事,“涕泣不已”。

  九月十六日,康熙回到北京。命在皇帝养马的上驷院旁设毡帷,给胤礽居住。又命四子与长子共同看守。当天,康熙召集诸臣于午门内,宣谕拘执皇太子胤礽之事。康熙亲撰告祭文,于十八日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将废皇太子幽禁咸安宫,二十四日,颁诏天下。

  皇太子从康煕十四年初立,至康煕四十七年初废,长达33年之久。这时康熙帝55岁,皇太子35岁。为了培养太子,康熙帝可谓费尽苦心。废太子一事使康熙帝悲愤叠加,格外痛心,心力交瘁。此时,康熙已经进入老年,而接班人却变得渺茫。他哀求皇子们说:在同一时间里发生皇十八子死和废太子两件事,心伤不已,你们仰体朕心不要再生事了。然而康熙帝的儿子太多,他在位时间又长,夜长梦多,皇子们早已形成了几个利益攸关的政治集团。他们之间的争斗,不是争夺房子、银子、珠宝和土地,而是皇位。巨大的诱惑,使这种争夺由表及里,由隐到显,由缓到急,由温到烈,势不能止。康熙帝废掉皇太子的举动不仅没有制止这种争夺,反而让一些皇子仿佛看到了希望,因而储位之争更为激烈。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二日,因复立皇太子胤礽,康熙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而自被废黜后,胤礽一反常态,行为疯癫,便被康熙怀疑他是被鬼附身;康熙也痛惜不已,无日不流涕,寝食不宁。皇太子虽复立,但原有的君储矛盾并未解决,所以很快就又发生了严惩皇太子党的事件。这次抓的是步军统领托合齐。

  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康熙决定再废皇太子。

  3、三阿哥胤祉

  胤祉,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但也受到牵连。雍正即位后,以“允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允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允祉心里不高兴,免不了私下发些牢骚。雍正知道后,干脆将允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允祉死。

  胤祉[zhǐ](1677-1732),康熙第三子。幼时抚养于内大臣绰尔济家中。胤祉年龄比大阿哥胤褆小五岁,比太子胤礽小三岁,比四阿哥胤禛大一岁。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诚郡王。翌年九月,以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胤祉从小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表现都是极突出的,备受康熙喜爱。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胤祉陪同康熙出塞围猎时,胤祉曾经和一向善于骑射的康熙比试过,两人不分上下。胤祉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史学家阎崇年说“皇三子胤祉是很杰出的一位科学家”。

  康熙四十七年十月,胤祉奏报康熙,皇长子利用蒙古喇嘛巴汉格隆用巫术诅咒废太子胤礽,康熙怒不可遏,在严惩了皇长子之后,因胤祉平日与太子胤礽关系“素亲睦”而博得了康熙帝好感。翌年,在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同时,晋封胤祉为和硕诚亲王。

  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兴,私下发些牢骚,又对怡亲王胤祥之死少哀悼之情。雍正知道后,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1732年7月10日),胤祉病逝于景山禁所。

  4、五弟胤祺

  允祺,康熙亲征噶尔丹时,曾领正黄旗大营,后被封为恒亲王。允祺没有结党,也没有争储。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允祺死。

  康熙十八年—雍正十年(1679—1732)清圣祖康熙帝第五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己未十二月初四日申时生,宜嫔郭络罗氏(即宜妃)。

  胤祺幼时养於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宫内。9岁尚未读过汉文。胤祺心气平和情善良,给人以“心甚善,为人淳厚”的印象。

  康熙三十五年,率领正黄旗大营随康熙出征葛尔丹;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十五日,胤祺正式迎娶嫡福晋(前已有侧福晋)。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胤祺同胤禛、胤祐、胤禩被封“多罗贝勒”。

  康熙四十七年秋冬康熙帝病时,胤祺同胤祉、胤禛陪侍床边。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复立太子胤礽同时胤祺、胤祉、胤禛被封赐亲王;同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册封“和硕恒亲王”,康熙五十一年,再度废太子的“讬合齐父子贪赃不法案”中,胤祺、胤祉、胤禛、胤祐都起到重要作用,各得赐银5000两,子弘昇为世子。

  此前後,胤祺在热河避暑山庄之南小上岗得赐府邸一座,後人称“老五爷府”。

  康熙五十六年,太后病重,胤祺劝慰康熙“臣自幼蒙皇太后祖母养育。皇父圣体违和,一应事物臣可料理。”康熙:“我在,尔何克代理耶!朕务期躬尽典礼耳。”

  康熙五十七年,胤祺奉命与内大臣马尔塞往奠故大学士李光地茶酒,并带去赐银千两。

  七月,镇国公吞珠病故,上命赐鞍马、散马各2,白银2000两。遣胤祺送往。

  康熙五十八年十二月初六日。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两周年忌。由胤祺、胤禛、胤礼至奉先殿恭代行礼。

  十二月初十日,康熙帝命胤祺、胤祹前往迎作战阵亡的湖广总督、西安将军额伦特灵柩回京。

  雍正二年清明,胤祺奉命往清东陵的孝东陵致祭。

  雍正四年五月,雍正令胤祉、胤祺为已获罪的胤禟改名。

  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十九日丑刻故。谥曰“温”。时年五十四岁。

  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碑勒铭,称其“秉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

  葬于蓟州的贾家山。

  5、七弟胤佑,雍正八年(1730年)死。

  允佑,胤佑(1680-1729)康熙帝第七子,其初行次为第十五,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子时生,雍正帝异母弟,成妃戴佳氏所生,有残疾。

  胤佑生于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其生母为成妃戴佳氏。幼时给康熙帝留下了“心好,举止蔼然可亲”的印象。

  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再次出征葛尔丹时,奉命统率镶黄旗大营。康熙三十六年(1697)闰三月十五日与其五哥胤祺同娶嫡福晋。康熙三十七年晋封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秋冬,康熙帝患病时,胤佑曾与胤祉、胤禛、胤祺“昼夜侍奉,用药调治”。四十八年(1709)三月被晋封为郡王,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晋封为多罗淳郡王。康熙五十年(1711)十月以后,胤佑也曾参与察审讬合齐父子的“贪婪不法”之案。五十一年,同胤祉、胤禛、胤祺、胤誐一样,得到了5000两白银的赏赐。康熙五十七年十月,正蓝旗满洲都统延信出征西陲,奉命管理正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雍正元年(1723)三月,胤佑奉命管理左翼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事务。

  此人生有残疾,又始终没有参与过派别、储位之争,而且听从调遣,恪尽职守,曾得到过雍正帝的赞扬。雍正元年(1723)四月,上谕“淳亲王数年以来,安分守己,敬顺小心。朕登极后,尤竭诚尽敬……著晋封亲王。”雍正八年(1730)四月初二卒。雍正帝命辍朝三日,赐祭两次,兵命于易县神石庄村南造坟立碑,谥“度”。

  6、八弟胤禩,是雍正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废也,允禩谋继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继位后,视允禩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允X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继位,耍了个两面派手法:先封允禩为亲王---其福晋对来祝贺者说:“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这话传到雍正那里,命将允福晋赶回娘家。不久,借故命允禩在太庙前跪一昼夜。后命削允王爵,高墙圈禁,改其名为“阿其那”。“阿其那”一词,学者解释有所不同,过去多认为是“猪”的意思,近来有学者解释为“不要脸”。允禩幽禁多年,受尽折磨,终被害死。

  胤禩精明能干,在朝中有威望,党羽多,声势大。胤礽被废后,胤禩很有希望当皇太子。但康熙帝从相面等事发现他有野心,对张明德等谋刺皇太子事知情不举;又发现胤禩署内务府总管事时,到处拉拢,妄图虚名,将皇帝所赐恩泽、功劳归于自己。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帝痛斥胤禩道:“胤禩柔奸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胤礽。今其事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皇九子胤禟告十四弟胤祯详情,胤祯进入,营救胤禩。康熙帝大怒,拔出佩刀,将诛胤祯。善良敦厚的皇五子胤祺上前,跪抱劝止,康熙帝愤怒少解。这件事情闹得宫廷乌烟瘴气。

影视剧形象

  同年十一月,康熙帝召满汉文武大臣齐集畅春园,令从诸皇子(皇长子除外)中举奏一位堪任皇太子之人,说:“众议谁属,朕即从之。”康熙帝的意思是复立皇太子。之前康熙曾找李光地询问废皇太子病“如何医治,方可痊好”,试图启发臣下,复立胤礽。很明显,胤礽的病由废太子而引起,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对症下药,只有复立。李答:“徐徐调治,天下之福。”李光地为少惹是非,未向任何人透露此事,以致推举时,诸臣将胤禩推举出来。这次推举过程是:“集议日,马齐先至,张玉书后入,问:众意谁属?马齐言众有欲举八阿哥者。俄,上命马齐勿预议,马齐避去。阿灵阿等书‘八’字密示诸臣,诸大臣遂以胤禩名上,上不怿。”

  康熙帝指出:皇八子未曾办理过政事;近又罹罪,其母出身微贱,故不宜立为皇太子。康熙传谕李光地,说:“前召尔入内,曾有陈奏,今日何无一言?”这时诸臣才恍然大悟。

  与此相反,皇四子胤禛却表现平静,不露声色,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康熙深恶皇子结党,内外勾结,上下串联,蓄谋大位。他说:“诸皇子有钻营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容。”再立太子储位空缺,诸子纷争愈演愈烈,使康熙帝认识到有必要把这个缺位补上,以堵塞诸子争储之路。鉴于朝中保奏胤禩的势力大、呼声高,康熙帝考虑惟有用嫡长子抵制一途可行,道:“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胤礽放出。”

  7、九弟胤禟,因同允禩结党,也为雍正所不容。允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将出家离世。”雍正哪能容许允出家!他借故将允禟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允禟名为“塞思黑”。“塞思黑”一词,过去多认为是“狗”的意思,近来有学者亦解释为“不要脸”。不久又给允禟定28条罪状,送往保定,加以械锁,命直隶总督李绂幽禁之。允禟在保定狱所备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传说是被毒死的。

  爱新觉罗·胤禟(1683-1726),清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为皇五子胤祺同母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26岁,被封为贝子。胤禟自幼好学嗜读,聪敏,喜发明,曾亲手设计战车式样, 并首开满族人其端用拉丁语转写满文。胤禟十分热爱外国文化和西学,曾自学外语,并甚亲信当时来华传教士, 胤禟善于结交朋友, 为人慷慨大方, 重情重义,因为其是皇八子和皇十四子的大力支持者, 而被雍正深为忌恨, 雍正登基后,于雍正四年正月,将胤禟革去黄带子,除宗籍,圈禁, 同年八月,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 也有传说是被毒死的。享年四十三岁。乾隆间恢复原名、宗籍。

  与康熙朝大多数皇子一样,少年胤禟擅骑射,富有满族人的强健之气。擅结交,好施舍,有担当, 重义气, 是胤禟另一突出之处。

  胤禟向与胤禩要好,佩服胤禩的才干,认为胤禩“极正气”,但直至此时,他与胤祯不怕得罪皇父,为胤禩保奏,仍是出于替兄长仗义执言的哥们义气。事过月余,胤禔因镇魇废太子胤礽(四十八年三月复立为皇太子)而被圈禁,胤禩则复封多罗贝勒,不久又由全体朝臣一致保举为皇太子。保举结果被康熙帝断然否决,胤禟却由此逐步卷入储位之争,并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胤禟利用自己特有的优势,对胤禩、胤祯等人争位给予大力支持。

  他充分施展善于结交的才能,以增加支持者,扩充小集团的实力。于此前已述及,从略。

  世人皆知, 胤禟肯替胤禩、胤祯等人“使钱”,有求必应。

  胤禩常召术士到家中算命,每次事毕,都由胤禟支给一二百两,以示酬谢。胤禩亦善结交,开销颇大,故胤禟频频差人往其府中送去银两。甚至当胤禩的师傅何焯之妻病故后,因何焯乃胤禩亲信之人,胤禟随即给何焯送去银子,又遣人前往祭奠。

  胤祯西征出发前,已得胤禟赠银10000两。其后,胤禟几次差人往其驻扎地,送银数万两。胤祯过生日时,胤禟派人专程送去9件金器皿,约值一二万两银子。六十年十一月,胤祯由西北前线昝返京师,胤禟耗费大量钱财,将胤祯的花园修葺一新。

  胤禟不仅善于交往,且为人随和,他在胤禩、胤祯、胤礻我等人中,起到维系,平衡彼此关系,促进团结的作用。4人之内,胤礻我才智略低,胤祯独与胤禩十分亲密。而胤禟一向待胤礻我较好,胤礻我对此亦不否认。

  胤禟与皇四子胤禛的关系,耐人寻味。

  储位角逐中,胤禟力助胤禩、胤祯,胤禛深为忌恨,却藏而不露,继位后终于有了报复之机。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帝猝死,雍正帝继位。自此,胤禟处于逐步升级的打击迫害下,直至病势保定。共三年又九个月。这一期间,胤禟的心路历程,经历了由震惊沮丧,到仍存侥幸,转而消极无奈,以至最终绝望的曲折变化。

  胤禟作为当朝皇子,在其同时代满足贵胄中,无论从受教育条件,学习的系统,内容的丰富而言,都是少数幸运者之一。由于具备较高的满汉文化素养,他能从事战车式样设计,以拉丁文字母拼写满文,编造满文19字头等今日看来颇具创意之事。此外,通过参与值守京城,办理政务,他得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无论对世事的了解,从政能力以及获取私利的手段,都较生活圈子日益缩小的清朝中后期皇子,略高一筹。

  8、十弟胤,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来京病故,送灵龛还喀尔喀(今蒙古国),命允称有病不能行,命居住在张家口。同年借故将其夺爵,逮回京师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开释,后死。

  爱新觉罗·胤病死,年五十九岁。以贝子礼安葬,子6人。

  9、十二弟胤祹,康熙末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雍正刚即位,封允祹为履郡王。不久,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乾隆即位后被晋封为履亲王。这位允祹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岁。

  生於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生母定嫔(雍正时奉为皇考定妃)万琉哈氏。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五岁胤裪与胤禟同封固山贝子,十月二十一日正式颁册文。

  康熙五十年后,常随驾巡幸。

  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得赐银4000两。

  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三日,仁宪皇太后薨世,胤裪被任命署理内务府总管事。

  康熙五十七年三月初三日,皇太后过世出百日,丧事告毕,康熙谕:“今大事毕,十二阿哥著停止署理内务府总管事。”期间,因“办事妥协”帝十分满意,曾“深嘉之”。

  康熙五十七年十月,谕令正白旗事务,“其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之事著十二阿哥办理。”

  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和硕裕亲王保泰之母(福全福晋、康熙嫂子)薨。特派胤裪率侍卫内大臣公鄂伦岱负责经理丧事。

  康熙六十年正月十三日,特派雍亲王、贝子胤裪、世子弘晟往盛京祭三陵。

  康熙六十年五月夏至、八月秋分祭胤裪代父皇往行礼;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太庙,五月夏至、八月秋分祀月,胤裪代父皇往行礼。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因“曾经理三衙门事务井井有条”和“办理梓宫事务甚为效力”,雍正帝谕:“允裪著封为郡王。”册为多罗履郡王。

  雍正二年,宗人府弹劾胤裪“治事不能敬谨,请夺爵”,从多罗郡王降至固山贝子。

  又因“将圣祖仁皇帝配亨仪注及封妃金册遗漏舛错”于雍正二年六月二十六日被夺贝子爵,“授奉恩镇国公”。《雍正二年六月上谕十七道》:初五日宗人府奏,管理礼部事务贝子允裪误写妃姓(胤裪把乾隆老妈钮祜禄氏写成了钱氏),将允祹革去贝子降为护国公照例留三佐领,其余佐领俱行归公。

  雍正八年年五月二十八日,恢复胤裪多罗履郡王爵。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胤裪奉命先回宫,负责办理大行雍正帝丧仪。八月二十四日,又特命胤裪暂管理礼部事务。

  雍正十三年十月初五日,正式任命胤裪管理礼部事务。

  雍正十三年十月十七日,乾隆谕:“……其宗人府一切事务既有履郡王管理,果亲王亦停其监管……”履郡王管理礼部和宗人府事务。

  十月十九日,“履郡王允裪在朕诸叔中年龄最长,具实心办事,朕意欲晋封亲王。”不久,胤裪晋和硕履亲王。

  十二月初七日,宗人府遵乾隆旨议叙,因办理丧仪有功,特奖励胤裪“郡王记录一次”。

  乾隆元年二月初五日,在“管人疏纵案”中履亲王胤裪从轻处罚,按照尚书从一品罚俸。

  乾隆二年三月初二日,奉雍正帝梓宫入清西陵,孝敬皇后乌喇那拉氏与其随葬。事宜均由胤裪办理。

  得“记录二次”的嘉奖。

  乾隆二年九月,胤裪被派泰陵至祭。

  乾隆三年正月二十二日,给内阁谕旨中“履亲王自管理礼部以来,恪慎周详,实心任事。三年之内,备极勤劳,今大礼已成,礼部事务,该堂官自循照办理,履亲王不必监管。”此后,胤裪专门管理宗人府事务。

  乾隆三年十月,胤裪奉旨办理端慧皇太子永琏安葬典礼事宜。最终于乾隆七年确定永琏坟冢于蓟州朱华山。

  乾隆四年后,每年祭天、亨太庙、朝日、祀月、祭社稷、祭先农,具由胤裪恭代帝往行礼。

  乾隆六年后,乾隆帝出巡出京,留胤裪在京总理事务。

  乾隆十三年三月,胤裪奉命总理皇后富察氏丧仪。

  乾隆十四年五月十七日,65岁的胤裪奉命任“会典馆”总裁。负责《清会典》总第三次编纂(第三次编纂时间上限雍正六年,下限至乾隆二十三年)。

  乾隆十五年正月初七日,乾隆谕:“……除履亲王同辈王等及余王公年老者,仍令乘轿外,余惟年节列仪仗,乘轿上朝,常期俱著乘马。”66岁的履亲王被乾隆列入可乘轿上朝者之首。

  乾隆十五年三月二十日,胤裪独子12岁的弘昆夭折。乾隆劝慰其“以礼节哀,承侍太妃,勉副朕意”。将永珹过继胤裪。

  乾隆十六年七月十七日,因多日连雨米价上涨,胤裪上远在中关行宫的乾隆快马奏折:“……米价日长(涨)……请早放数日,俾官兵不与民间争购。……亦得源源接济。”乾隆帝批复:甚好。获准提早开仓放粮,平稳米价。

  乾隆十七年八月乡试,“蔡曹收受关节串通嘱托弊案”著胤裪等覆议。胤裪上疏建议“照律治罪”对蔡时田,曹咏祖二人“俱著即处斩”。

  乾隆十八年正月,胤裪、胤禄、弘昼被任命军机处议政大臣上行走。

  乾隆十九年三月初一,乾隆亲临王府探望病中的胤裪母定太妃万琉哈氏。

  乾隆二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免去已72岁的履亲王其宗人府事务;

  十一月初四日,乾隆再临府邸探视定太妃。

  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97岁的康熙定太妃万琉哈氏薨世。乾隆谕中劝慰胤裪。

  乾隆二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胤裪薨世。

  10、十三弟胤祥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1730年),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实为二十二子),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胤禛继位,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命总理户部。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

  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死后令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满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胤祥生于1686年(具体月份存在争议),自三十七年七月12岁的胤祥第一次跟随皇父去盛京谒陵后,直至四十七年九月一废太子事件发生前整整10年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胤祥带往。仅此即足以说明,康熙帝对他是另眼相看的。胤祥在雍正年间作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种种表现,也充分表明他除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外,还颇有办事才力,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是难得的人材。

  胤祥能文能诗,书画俱佳,但流传至今的作品甚少。只有《交辉园遗稿》中少量作品流传下来。康熙四十一年,玄烨南巡,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随驾。某日,玄烨在行宫召集大臣和皇子们研习书法。不仅亲书大字对联当场展示,还邀请众人观赏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书写的对联,据说,诸臣环视,“无不欢跃钦服”。如此惊叹的举动,自然有阿谀逢迎的成分,但两位皇子擅长书法确是事实。这一年,胤祥17岁,如果不是心里有底,玄烨又怎么会让他同皇兄一起当场献技呢?胤祥继承了满洲人的传统技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有记载提到,他“精于骑射,发必命中”。有一次出巡狩猎,一只猛虎突出林间,他神色不动,手持利刃向前刺之。见者无不佩服他的神勇。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前后,皇八子允禩的老师何焯在给家人的信中,也提到十三殿下为皇帝所钟爱者,前途无量。不足20岁的胤祥受到皇父的器重,连供职清廷的汉族文人也一清二楚。但在第一次废太子时,胤祥不知为何,失宠于康熙,终康熙之世,既无重用,也没有受封。

  雍正和胤祥早年的关系,虽然没有太多史料可寻,但可以肯定兄弟俩是亲密无间的。雍正给胤祥的祭文中提到胤祥的算学由他亲自教授,“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每逢塞外扈从,兄弟俩“形影相依”。当康熙出巡只带他们其中一个扈从时,即使短暂分别,两兄弟也会诗书往还。雍正还把他和十三弟唱和的诗作收在诗文集中,使胤祥的少数作品得以传世。

  雍正初政,胤祥迅速成为雍正的台柱。其理事之才,识人之明达,手段之老练,完全不像个从未与政的皇子。这也坚定了雍正继续重用他的决心。雍正朝时期,怡亲王主管的内务府全面包揽了武器的制作事项,产品包罗万象,从打钉到铸造大炮一应俱全。胤祥和胤禛兄弟两不仅在政治方向上保持高度一致,在审美情趣上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恪守臣道,不仅表现在礼数上,还在于敢于举荐贤能。胤祥待人接物,可谓秉持原则。他为国举贤,向雍正帝推荐优秀人才。作为雍正最信赖的兄弟,胤祥从皇兄那里获得了诸多的恩宠和荣耀。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日,胤祥病故,年仅四十四岁。雍正悲痛万分。

  11、十四弟胤祯,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允禩,又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胤祯”而雍正之党篡改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允祯进城吊丧,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乾隆继位后,将其开释。

  爱新觉罗·胤禵原名爱新觉罗·胤祯(1688~1755),康熙帝的第十四子,其生母为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其初排行为第二十三,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正月初九酉时生。他本是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宫中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这亲兄弟二人竟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雍正帝登基后将胤祯幽禁起来,直至雍正帝死后,胤祯才恢复了自由。据传康熙帝是把帝位传于十四阿哥胤祯。

  胤祯聪明过人,才能出众,“甚有义气”为康熙所厚爱,从少年时代起,就频繁地扈从其父出巡。胤祯比雍正皇帝小十岁,两人虽系一母所生,但因胤禛生淡薄,从小被佟贵妃收养而胤祯则被其他宫妃养大,所以兄弟二人感情并不深厚。胤祯与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皇八子胤祀却称得上情投意合。在皇太子胤礽被废前后,他积极追随其兄胤祀参加争夺储位的活动。为此引起康熙的不满。后来,父子之间甚至发展到对立和冲突的地步。

  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复立胤礽为皇太子时,康熙十分高兴,大封诸皇子。胤祯被册封为贝子,尔后又封固山贝子。但他同其父的关系依然紧张。同年四月,康熙巡行塞外,因担心胤祀一伙聚众闹事,便命胤祀侍从,不让胤祯、胤禟、胤衤我扈随。但胤祯设法要和胤祀一块去,他“敝帽故衣,坐小车,装作贩卖之人,私送出口,日则潜踪而随,夜则至阿其那(胤祀)帐房歇宿,密语通宵,踪迹诡异”。 在胤祀的夺嗣计划遭到失败以后,胤祯变得更加活跃起来,“虚闲下士,颇有所图”。因康熙在建储问题上曾多次征求大学士李光地的意见,胤祯便召见李的门人陈万策,“待以高坐,呼以先生”。期望通过陈与李联系,使李在康熙面前为他进言,并以此来博得大臣和士人的好感,在朝野内外为他传播声誉。当时社会上有关“十四王爷虚贤下士”的流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以后,意识到乃父对他的莫大信任,因而更加垂涎未来的御座。他临行前,就同胤禟频繁接触,对胤禟说:“皇父年高,好好歹歹,你须时常给我信息。”到了西宁后,他和胤祀、胤禟“密信往来,曾无间断,机计莫测”。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病逝胤禛登基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把他震呆了,不知所措。

  随着雍正统治地位的日渐稳固,雍正对允禵也愈来愈严酷。二年(1724年)八月,雍正获悉允禵在家私造木塔,立即令纳兰峪总兵官范时绎进行搜查,强令交出。允禵气愤难忍,当晚“在住处狂哭大叫,厉声径闻于外,半夜方止。”三年(1725年)十二月,在雍正的示意下,宗人府参劾允禵在大将军任内,“违背圣祖仁皇帝训示,任意妄为,哭累兵丁,侵扰地方,军需帑银,徇情糜费,请将允禵革退多罗郡王,降为镇国公”。雍正当即革去允禵王爵,降授固山贝子。接着,诸王大臣进一步参奏允禵在任大将军期间,只图利己营私。贪受银两,固结党羽,心怀悖乱,请即正典刑,以彰国法。雍正认为,允禵当同允祀、允禟有别,将他继续禁锢于景陵附近,严加看守。恰在这时,有一个自称是满洲正黄旗人的蔡怀玺来到景陵,求见允禵。允禵怕招惹是非,不肯接见。蔡便把写有“二七便为主,贵人守宗山,以九王之母为太后等语”的字帖扔入允禵住宅之内。允禵看后既不奏闻,又把字帖内的重要字句裁去,涂抹,然后交给马兰峪总兵范时绎,并派人向范说明:“因为此系小事,所以贝子不奏闻皇上,然又有些干系,故交把总送至总兵处完处。”雍正接到范时绎奏报,异常重视,立即派遣贝勒满都护、内大臣马尔赛和侍郎阿克敦等人至马兰峪,亲自审讯蔡怀玺和允禵。允禵不服,“辞色很怒”,对范时绎“愤欲吞噬”,说蔡怀玺投书猜系把总华过柱及总兵范十绎所指使,有说“把总容留此人吃饭、饮酒”、总兵“何将此人置之不问”,“大肆骂詈”。雍正认为此事不是孤立的,社会上定有一股反对自己、企图让允禵等人上台的势力在活动。于是他加紧了对允禵等人的镇压,革去允禵固山贝子,谕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六月,诸王大臣罗列允禵的十四条罪状,再次奏请即正典刑。雍正仍没有同意。 同年九月,允祀、允禟被雍正相继杀害之后,诸王大臣再次合词奏议,要求将允禵立即正法。雍正遣人威胁允禵说:“阿其那在皇考之时,尔原欲与之同死,今伊身故,尔若欲往看。若欲同死,悉听尔意。”允禵回奏:“我向来为阿其那所愚,今伊既伏冥诛,我不愿往看。”于是,雍正下令“暂缓其诛,以徐观其后,若竟不悛改,仍蹈罪愆,再行正法。”从此,允禵销声匿迹,过了八、九年的囚徒生活。

  十三年(1735年)正月,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释放允禵和允礻我,以图缓和政治上的紧张气氛。乾隆二年(1737年),允禵被封为奉恩辅国公,十二年(1747年)封多罗贝勒,十三年(1748年)晋为多罗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不过,这时他年事已高,政治上不可能再有大的作为。乾隆二十年卒。他死后,乾隆赏治丧银一万两,赐谥“勤”。

  12、十五弟胤禑,康熙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

  清康熙帝皇十五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癸酉十一月二十八日子时生,庶妃王氏即顺懿密妃出。其母密妃深受康熙宠幸,圣祖还让耶稣会画家为她画像,高士奇在《蓬山密记》中,记圣祖准许他观看密妃之像:“尔年老,久在供奉(指曾值南书房),看亦无妨。”但据祖例,嫔位以上的妃子才能自己养育孩子,因此胤禑出生后便离开了母亲交予德妃抚养。康熙三十九年,年仅七岁便随康熙从幸塞外,可见康熙对这个皇子也十分喜爱。康熙帝死后,胤禛即位,为避帝名,便改为允禑,时年二十又九。雍正帝四年五月,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二月,晋愉郡王。九年辛亥二月初一日已刻卒,年三十有九,谥“恪”。

  13、十六弟庄恪亲王胤禄

  皇十六子庄恪亲王胤禄,其初行次为第二十六,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六月十八日卯时生,庶妃王氏即顺懿密妃出,为皇十五子允禑同母弟。雍正元年三月,命出继为庄靖王博果铎后,袭封庄亲王。二年十一月,授宗令。三年二月,解任。十三年八月,与受末命。九月,高宗命总理事务,掌工部事兼议政大臣,赐食亲王双俸。三年二月,摄理藩院尚书。四年十月,以与理亲王弘晳等结党营私,罢职、停双俸。七年六月,命总理乐部事。十八年正月,复授议政大臣。三十二年丁亥二月二十一日午刻卒,年七十有三,谥恪。有诗见《熙朝雅颂集》。子十人女九人。

  嫡福晋郭络罗氏,三品官品级能特之女;侧福晋李氏,杨达色之女;侧福晋朱氏,朱兆书之女;侧福晋纳喇氏,三等护卫六十八之女;侧福晋张氏,张存仁之女;侧福晋胡氏,胡宗显之女;侧福晋薛氏,佛保之女;庶福晋富察氏,郭礼之女;庶福晋王氏,在尔汉之女;庶福晋廖氏,廖洪柱之女。

庄恪亲王胤禄

  14、十七弟胤礼

  爱新觉罗·胤礼(1697年—1738年),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旗籍正红旗。雍正元年封多罗果郡王,雍正六年,晋封果亲王,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去世,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公元1697年3月24日)。雍正评价皇十七子胤礼:“实心为国”、“尽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

  胤礼从康熙四十四年,九岁开始随驾巡幸,至康熙谢世无封。

  雍正元年四月初三日雍正帝给礼部谕:“景陵办理修饰甚好,十七阿哥、孙渣齐、萨尔那甚属尽心,敬谨效力。十七阿哥封郡王……”十六日正式“封十七阿哥允礼为多罗果郡王……”管理藩院事。

  五月二十七日,雍正命“以果郡王署右翼前锋统领”。隶属前锋营。

  七月初六日,着果郡王允礼管理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七月二十七日,着果郡王允礼管理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如此,胤礼兼任两个旗的都统事务。

  九月三十日,雍正赐胤礼白银一万两。

  雍正二年正月十七日,伊尔拜革职。胤礼正式出任镶蓝旗汉军都统。

  五月初八日,雍正谕:“以果郡王允礼管理镶红旗满洲都统,仍兼管镶蓝旗汉军都统。”

  雍正二年八月初八日祭大社大稷,胤礼往替皇帝行礼。初九日,胤礼代皇帝祭孔。

  八月二十七日,雍正谕宗人府:“着加怡亲王俸银一万两,果郡王着照亲王给与俸银俸米。”

  雍正四年四月,胤礼奉旨监管镶蓝旗蒙古都统。

  雍正四年七月初八日,命康亲王崇安和胤礼负责稽查国子监事务。

  雍正六年二月初五日,晋为和硕果亲王。

  至此,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由胤礼一人兼任。

  雍正七年七月十一日,奉命管理工部事务。

  雍正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命胤礼总理户部三库事务。

  雍正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命胤礼管理宗人府事。

  雍正十二年七月,奉旨远行泰宁会见格桑嘉措。

  雍正十三年藏历的正月初一日(藏历春节),西藏地方政府在惠远寺举办宴会,宴请胤礼、章嘉。宴毕,胤礼向格桑嘉措宣旨。

  闰四月初一日回京后,胤礼向雍正汇报泰宁之行。

  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雍正命胤礼携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办理苗疆事务。

  乾隆元年九月十二日,胤礼生母加徽号,九月十三日,“永赐与亲王双俸……”

  九月二十日,因“庄亲王、果亲王便殿赐坐时俱行拜礼,朕心深为不安……皆圣祖仁皇帝之子,大行皇帝之弟,于朕为叔。行辈甚尊,岂可常行拜礼于朕前乎……”命胤禄、胤礼在便殿召见免除叩拜之礼。

  九月二十一日,胤礼上书建议制定《侵盗钱粮罪例》。

  十月初四日,命胤礼总理宗人府事务。

  十月十八日,命胤礼打理刑部。

  此间,约在乾隆元年十一月,患脚疾。

  乾隆二年二月十二日,胤礼书成《世宗宪皇帝上谕》有功。

  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公元1738年3月21日),胤礼去世。年四十二岁。

  二月初三日,大阿哥永璜前往奉命穿孝。

  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胤礼加祭一次。谥曰“毅”。

  葬于易州上岳各庄。

  著有:《春和堂》、《静远斋》、《奉使纪行诗集》。

  15、二十弟胤祎

  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简靖贝勒,雍正帝异母弟,其初行次为第三十,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丙戌七月二十五日午时生,庶妃高氏即襄嫔出。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乙亥正月初九日已刻卒,年五十岁。

  后以乾隆幼弟弘曕为子袭和硕果亲王。雍正十一年修‘玉牒’:“第六子弘曕,雍正十一年癸丑六月十一日亥时,谦嫔刘氏出。”乾隆三年二月,四十二岁正当壮年的允礼遽尔病逝,果亲王爵位悬虚,乾隆命王公大臣会议,何人可承袭,翌日庄亲王允禄等共推六阿哥弘曕,承继事遂定。

  清圣祖康熙第二十子简靖贝勒,雍正帝异母弟,其初行次为第三十,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丙戌七月二十五日午时生,庶妃高氏即襄嫔出。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乙亥正月初九日已刻卒,年五十岁。

  他从康熙五十五年(1716)11岁起到六十一年(1722)的七年内,每年都随父皇巡幸塞外,到木兰围场精心狩猎,有时也到京郊巡幸畿甸。

  雍正四年(1726)五月十八日,在康熙帝皇十五子被封为多罗贝勒时,21岁的胤祎被封为固山贝子。雍正八年(1730)二月十八日清明节时,胤祎晋封为多罗贝勒。

  雍正十二年八月十九日,胤祎因两次派往祭陵而托病抗旨,受到了从贝勒连降三级至辅国公。雍正十三年(1725)八月,雍正帝殡天后停灵乾清宫,胤祎被命不能在殿内行礼,直至九月二十四日,乾隆帝降旨,令胤祎可进殿行礼,同时恢复其贝勒爵,并令他前往守陵。与之中说:“公胤祎乃皇考之弟,有服劳奉事之义,著晋封为贝勒,令其前往守陵……”

  十一月十三日,胤祎之母高氏得到晋封。乾隆元年(1736)二月十六日,乾隆帝谕:“前因雍和宫管人疏纵,将王、贝勒等交宗人府议处,后经降旨,胤祎著照侍郎之例。”乾隆二年(1737)三月大行雍正帝入葬泰陵以后,胤祎充当守陵人,乾隆九年(1744)正月命胤祎、觉和托负责泰陵的总理事务,成为守护泰陵的最高长官。二月,胤祎上奏领命兼任泰陵领侍卫内大臣之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DIM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TOP星球历史网标签: 雍正 上一篇: 汉景帝的长子被酷吏审讯吓死:废太子刘荣自杀之谜 下一篇: 这些伟人的名字原来都出自易经:伟人姓名与周易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看剧学史 / 华夏历史 / 世界历史

最近更新

最新排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