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很多时候都是后面的朝代会给前面的朝代修史书,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后面的朝代作为胜利者,推翻了前朝,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权,那么对于前朝的史书编撰的工作,自然也是会尽力去抹黑的,虽然不会全盘否定,但是在对皇帝的评价上面还是不一定能够做到去夸赞他们。但其实在清朝人修明史的时候,对明朝的皇帝,却并没有进行什么抹黑,相反,他们甚至还有不少赞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最后一部,记载了明朝276年的历史,以明朝十六帝为叙事主线,详细而全面的介绍了明朝各方面的历史。在二十四史中,《明史》的卷数仅次于《宋史》,可以说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被人称赞是编纂得体、叙事稳妥、材料翔实等等。
但是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清朝修的《明史》篡改了历史,贬低甚至是抹黑了明朝皇帝及其明朝,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清朝到底有没有篡改、贬低甚至是抹黑明朝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近代著名的清史学家孟森先生,在“明史讲义”中特意说过《明史》的不足之处,可谓是一针见血。
《明史》有两个不足之处,①、偶有疏漏,间有重复。
当然这个不足之处属于正常情况,在各部史书之中,这种情况很是常见。而且相对来说《明史》这个问题不算严重,并非经常的疏漏、重复。
②、《明史》中对于清朝还没有崛起时的建州女真部落与明朝的关系,是没有记载的,并且选择删除掉相关历史,总之关于建州女真的历史是一律删除,是一片空白,至于原因很简单,毕竟建州女真曾臣服于明朝二百多年。
诸如王翱、李秉、赵辅、彭谊、程信诸传,这些明朝官员,都曾对建州女真有着抚治或者征讨之过绩,但都被略去这段历史,或有寥寥几笔记载,也是语焉不详,使人辨之不明。
所以总结来说,《明史》最大的不足之处并不是篡改历史,而是有选择的不记载相关历史,有选择的删除历史。
很多人认为《明史》不客观,甚至是认为清朝在修《明史》过程中篡改历史,抹黑明朝。大概有3大原因:
①、清修《明史》时间过长,前后历时长达94年之久。虽然《明史》在二十四史之中规模仅次于《宋史》,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所以有人以此认为清朝在如此长的时间之内,是反复修改历史,贬低甚至抹黑明朝。
其实《明史》修纂的时间很长,还是可以理解的。
顺治二年,也就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年即1645年,设立明史馆,《明史》由此开始修纂。众所周知清朝在入关以后,并不等于统一中国,大规模的战争并没有停止,它还要面对李自成之大顺政权、张献忠之大西政权、南明小朝廷三大敌手,尤其是与南明的拉锯战长达十几年,才将南明最后一帝永历帝朱由榔赶至缅甸。
既然当时战事延绵,清朝肯定无暇修史,为何还要开修《明史》呢,因为按照传统,一般是前朝亡国以后,下一个朝代为其修史,证明前朝政权的合法,意思是自己取而代之也具有合法,是顺应天意,清朝是以此表示自己是继承了明朝的政权合法,同时又宣告了明朝的灭亡,等于是不承认当时南明政权的存在。
所以说清朝在刚刚入关,立足未稳之际,过早的修《明史》,并非是真的要修《明史》,而是以此表明自己的政权合法。
我们再来看看因为战乱耽误的时间,顺治一朝,清朝的大规模战事不停,到了康熙帝时期,先是苦于权臣鳌拜擅权,所以智擒鳌拜,不久又是三藩之乱,当时战火波及了大半个中国,所以这前30多年时间,实际上是根本没有修纂《明史》,也就是挂个名,达到实现自己政权合法的政治目的即可。
因此应该以康熙十八年正式组织班子修纂为开始,再以乾隆四年正式完成来看,一共有着60年时间,虽然即使以这个标准来看,时间也足够长,但作为24史之中仅次于《宋史》的大作,这个时间也算合理。
而且如果真想通过修史来贬低甚至抹黑一个朝代,时间的长短其实并不重要。如果真想要贬低,组织庞大的人力物力也同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不是说时间长了就一定等于有什么猫腻存在。
②、《明史》中一些记载被很多人诟病,进而认为是清朝修史过程中,对于明朝的抹黑。关于这点,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的应州大捷,应该是目前来说,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一段历史,认为是清朝抹黑明朝的明显记载之一。
在正德十二年明武宗朱厚照在应州御驾亲征,与蒙古鞑靼部小王子激战一天,双方大约有十万军队,结果却记载双方只有几十个人战死。
对于这个战死人数明显不合逻辑之处,很多人以此认为是在抹黑明武宗,抹黑明朝。
其实关于这点,《明史》记载已经很厚道了,在武宗本纪之中是这样记载的:“冬十月癸卯,驻跸顺圣川。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并没有记载战死人数。
而在关于江彬的记载中,对于这场战事是这样记载的:“未几,幸阳和。迤北五万骑入寇,诸将王勋等力战。至应州,寇引去。斩首十六级,官军死数百人,以捷闻京师”。详细记载是斩首十六级,这里的明朝“军官军死数百人”,应该是“官军死伤数百人”。
因为《明史》中这个记载是援引的《明武宗实录》,实录中是这样记载的:“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者(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乘舆几陷”。
而《明武宗实录》是由明朝官方修纂的,与清朝并没有关系,所以战死人数这个不合逻辑之处,不能归之为清朝抹黑明朝,是明显不对的。
所以说有些记载,如果有着明显不合逻辑之处,不必过分激动,要考证之后再下定义。
③、就事论事来说《明史》是客观的,除去删除掉不少关于建州女真历史这个不足之处,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但除去《明史》以外,清朝其他书籍并非这么客观。诸如清高宗乾隆帝借着修纂《明通鉴纲目》、《御批历代通鉴辑览》、《钦定历代职官表》等,就极力推崇清朝的“功德”,把明朝有着显著成绩之处进行了抹杀。
还有乾隆时期修纂的《四库全书》,就借着修书名义,下令将有“抵触本朝之语”的书籍都进行销毁,毁灭了与《四库全书》所收书籍种类几乎相同的三千余种书籍。其中销毁了很多天启、崇祯二朝的档案,造成了明史史料的大量缺失,很多重要的历史细节难以还原,因此很多历史难以考证,基本上成为清朝的一家之言。
再加之清朝入关,康熙帝在康熙五十六年颁布的“面谕”中自诩“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意思是得天下之正,清朝是盖过汉、明,而且还超过三代,虽说朝代更替,每个朝代都为自己的政权合法加以赞美,但是像康熙帝这样如此自夸,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所以史料被选择删去不少,加之康熙帝为了政权合法说出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观点,是极力抬高先祖业绩,当时对于晚明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贬低。
因此虽然《明史》客观,但是清朝修的其他史书,因为政权合法原因,是抬高先祖,贬低晚明,并且选择销毁不利于自己的书籍,留下一家之言,所以很多人自然对明朝有着偏见,同样也有很多不太了解历史的人,简单认为《明史》贬低甚至抹黑了明朝。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清朝,明朝亡国以后,那些思念故国的遗民们,对于明朝的灭亡进行多层次的分析,虽然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但是重点在于总结明亡的教训,自然是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肯定,这也是很多人为之诟病明朝的一个原因所在。
正所谓要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要对这个人或事物进行足够了解,才可以评价,不然不了解,又何以评价呢?
其实《明史》对于明朝皇帝的评价还是很不错的,可以说是不奢赞美之词的。
《明史》对于明太祖朱元璋是这般评价:“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意思朱元璋雄才大略,是汉朝、唐朝、宋朝这些朝代皇帝所不及的,可谓是评价相当之高!
对于明成祖朱棣是这般评价的:“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可以说很不错了,并没有重点批评明成祖的篡位历史,而是主要在于夸赞。
我们再来看看对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的评价:“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这段评价可以说是相当客观,对于崇祯帝的勤政和节俭,还有风骨大加赞美,虽然也说了崇祯帝的错误地方,但是对于明朝的亡国,认为不能归之于崇祯帝一人身上,而是因为积重难返的原因,可以说很不错的。
再来说说清朝皇帝对于明朝皇帝的态度:
顾诚先生曾在“南明史”中说过:“康熙皇帝在审阅明史稿以后,发现其中对于明朝皇帝和某些大臣的指责过多,很不满意,指示纂修大臣应严格把握好分寸;后来修成的《钦定明史》显然体现了康熙帝的意图,删改之处多是掩饰明朝统治者的阴暗面”。
康熙帝对于明太祖朱元璋的评价:“治隆唐宋”。
清世祖顺治帝是这般评价明太祖朱元璋:“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
顺治三年三月,清廷翻译明《洪武宝训》成,清顺治帝制序颁行天下,直接自认为继明朝统治,与天下共遵明之祖训。
可以说顺治帝和康熙帝这父子俩,可谓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铁杆粉丝,对于朱元璋一向是不奢夸奖的。
综上来说,就《明史》而言,清朝对于明朝皇帝的评价可谓是很高,是相当客观的。最大问题在于隐去关于建州女真的历史,但这并不妨碍清朝对于明朝皇帝的不错评价,所以《明史》并没有贬低,乃至是抹黑明朝皇帝及其明朝的。
虽然没有明说过,但通过“你不知道的陈皮阿四的50个秘密”就能猜出,陈文锦是陈皮阿四的女儿。因为在陈文锦出生的那天,陈皮阿四手忙脚乱,应该是特别紧张。还有陈文锦母亲下葬的那天,陈皮阿四把自己关在屋内整整一个月,行为十分反常。从这些举动就能推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陈皮会对陈文锦那么好,还教她武
2020-06-18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话说有人说这个年轻人啊不能总是去寺庙啊,这样的话小编也听说了不少了,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啊,这背后还是有很多故事的呀,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不能经常性的去施庙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
2020-06-18说到蝙蝠大家应该知道的还是异常的恐怖的,最近很多人说了其实有的时候还是会被蝙蝠咬的,一些地方蝙蝠会不小心就飞到家里面了,所以很多人都问了,这个蝙蝠被咬了有感觉吗?还有蝙蝠咬完后的牙齿印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一起分析看看!
2020-06-18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原始人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原始人到底是怎么去怀孕和生孩子的呢?也就是说他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一起来分析分析。
2020-06-18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圆周率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圆周率好像非常的诡异啊,其实小编没怎么听说过诡异了,但是仔细的一分析竟然发现了一些其中的秘密了,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说一说圆周率的诡异现象吧,看看圆周率3.14的诡异秘密可怕之处到底在什么地方吧。
2020-06-18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