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TOP星球历史网,为您展示全球历史知识 / 清朝 / 三国 / 明朝 / 唐朝 / 汉朝 / 古代 / 宋朝 / 曹操 / 诸葛亮 / 刘备
logo
您的当前位置:TOP星球历史网 > 历史解密 > 明朝的统治者到底做了什么制度 为什么会成为科举的鼎盛时期呢

明朝的统治者到底做了什么制度 为什么会成为科举的鼎盛时期呢

时间:2019-06-25 14:48:18来源:互联网阅读:37

  明朝为什么能成为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科举制度是古代平民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起始于隋唐、发展于宋朝,但是真正把科举制度发扬光大的朝代却是明朝。或许你会想到明朝的“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那为何科举制反而在明朝发展到鼎盛期呢?这就要说说洪武末期的一个科举案子,和明朝前几任皇帝对科举取士的进一步改制和完善。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对于科举制的起源时期,历史学家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起源于隋朝,因为隋文帝时期开创了读书人通过考试博取功名的先例;而有人认为是起源于唐朝,因为隋朝的考试选官并没有形成永制,而是依然使用察举制。但是不管怎样,科举取士在隋唐时期只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因为唐朝科举每次录取的名额人数非常少,几人到几十人不等,远远没法满足整个国家的政府机构对“新鲜血液”的需求。所以说唐朝还没有彻底把科举取士当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只能说此时期的科举制是一个尝试期。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唐朝科举录取名额很少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到了宋朝的时候,虽然科举制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但是对科举考题却没有形成一个规定,然后自始至终的使用,而是中间多次更改考试规则,所以说宋朝的科举制仍然处于一个改革阶段。另外,宋朝的考生通过殿试得中进士后就可以直接做官,这一点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考生此前都是埋头苦读四书五经的,如果分在一般岗位上或许可以胜任,但是分到特殊岗位上,比如水利职位,那就很难说了。这就导致宋朝选官因为少了一些限制,而使得官员素质不高。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宋朝科举选官过冗过滥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到了元朝,科举制几乎成了摆设,完全不被中央政府重视,反而成了元政府打压汉人的一个手段,因为在录取进士的资格上,蒙古人和色目人要多出汉人许多;而且汉人的考题难度也要难于蒙古人和色目人不少。所以在此时期,科举制处于一个中落时期。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对科举取士做了进一步的改制,这次改制和前朝相比,有三个地方改动较大: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一、扩充录取名额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唐宋元三朝,每一次录取人数少的时候仅有几人,多的时候也不过百人左右。而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每一次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人数基本都在一百五十人以上。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明朝科举增加了录取名额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二、确定了八股取士制度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关于八股取士,现代人看来是禁锢考生思想的答题形式,但是在朱元璋看来,这只是一个择优录取的手段。他认为只有八股文写得好,才有当官的资格,如果考生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怎么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呢?这一点就如同当今的高考,虽然考试的科目知识在以后参加工作时根本用不到,但是这却是看一个学子是否天赋过人;是否有着值得继续深造的价值。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三、选拔朝廷高级官员的考核更加严格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明以前的进士都是可以直接做官的,地方职务和中央部委岗位都是有可能的。而到了明朝,考生中进士后想要被分配到朝廷重要岗位(比如想进入帝国核心机构内阁任职,必须是翰林院出身),还需要进一步的参加考试。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殿试第一甲为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做岗前培训;而第二和第三甲则需要再次考试,考中的成为庶吉士,没有考中的则直接分配到地方或六部做一个小官。而庶吉士再学习三年,三年后参加考试,通过的被分配到翰林院,没有通过的就分配到地方或六部。所以说,八股取士并不完全影响国家对高素质官员的选拔,因为处于帝国权力核心的官员都是经过专门的岗前培训的。就好比今天的高考考生还需要在大学主修一门专业,毕业后才能参加工作一样。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朱元璋对科举改革的三大点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这三点就是朱元璋对科举取士的重要改制,但是这还没有进一步的彻底完善科举制度,而促使后来继任皇帝完善这一制度的,则与一件科举案件有关。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这个案件就是洪武年间有名的“南北榜案”。事情的起因是,在洪武三十年二月举行的殿试之后,录取的进士有51人,但全部都是南方人,故称之为“南榜”。于是就有御史上奏,说主考官舞弊专门不录取北方人,而只录取南方人。朱元璋得知后,立刻严查,抓捕了相关官员,然后在当年六月重新举行殿试,之后又扩招了61人,全部是北方人,故称为“北榜”。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其实在此案件中,主考官并没有舞弊,而是北方考生的能力确实不如南方考生。这是因为自晋朝开始,到南宋时期,中国的文化重心逐渐南移,造成南方重视商贾教育、而北方则更重视军事。所以洪武三十年二月的殿试才会出现中榜者尽皆南方人的情况,而后来朱元璋为了补偿北方学子,才再次扩招名额录取了部分北方考生。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洪武末期的南北榜案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朱瞻基采用了南北中分卷录取方式,彻底完善了古代科举制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虽然此次朱元璋已经意识到了南北教育程度的不同,势必影响官员的选拔会出现地域不平衡的现象,但是他却没有借机进行录取改制。而后来的朱允炆和朱棣相继登基,也没有重视科举制度的完善。直到朱高炽继位,他听取了大臣的建议,区分南北地区分别录取会试考生,但是未经执行就驾崩了。后来朱瞻基继位后,就采取这一建议对会试考题加以分别,分为南卷和北卷,即南方录取名额占60%,北方占40%。后来又进一步的完善,改为南方占55%、北方占35%、中部占10%,此南北中分卷录取方式遂成为明朝科举取士永制。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朱瞻基采用南北分卷录取方式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经过朱元璋时期对科举的改制和朱瞻基的进一步完善,使得明朝的科举成为古代科举制的鼎盛时期,后来的清朝也是完全沿用这种方式。其中尤其是南北中分卷录取的方式,更是科举取士的一大改革,使得科举制度对全国考生更加公平,而且这一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另外如果把当今高考比作古代科举的话,南北中分卷是第一次大改革,那么这几年的新高考3+3改制,就是第二次里程碑式的改革了。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pjn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TOP星球历史网标签: 明朝,科举 上一篇: 清朝官员行李为什么要拍袖子?嫔妃走路弱不禁风又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曾经明朝与清朝和谈 为什么崇祯就是不同意呢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看剧学史 / 华夏历史 / 世界历史

最近更新

最新排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