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TOP星球历史网,为您展示全球历史知识 / 清朝 / 三国 / 明朝 / 唐朝 / 汉朝 / 古代 / 宋朝 / 曹操 / 诸葛亮 / 刘备
logo
您的当前位置:TOP星球历史网 > 历史解密 > 长平之战的惨败只是因为赵括的无能吗?其实不然

长平之战的惨败只是因为赵括的无能吗?其实不然

时间:2021-06-26 14:19:57来源:本站整理阅读:113

  长平之战是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此战秦军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是因为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吗?在长平之战中,赵军被秦军围困46天,赵国名将廉颇和李牧,为何不前去救援呢?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之间一场著名的战役。赵括也因此战成为众人熟知的历史人物,因他产生的“纸上谈兵”这个典故也因此让人熟知。赵国的战败是否全怪赵括,他应该为此战失败负多大的责任呢?他是否有更好的选择呢?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上党:引发秦赵长平之战的导火索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赵之间这场战役的直接起因就是上党郡的问题。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直接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连写,也就是使上党成为脱离韩国本土的飞地。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于是韩国国君韩桓惠王索就让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献给秦国,以求的秦国罢兵。结果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就干脆将上党献给了相邻的赵国,由此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当时冯亭向赵国献出上党郡十七城时,赵国国内有两派意见: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拒绝派:此派以赵国宗室平阳君赵豹为代表,他认为,上党郡本来已经是秦国的囊中之物,如果贸然夺走,就等于当面给了秦国一记耳光,必然会招致秦国的进攻,而且也给了秦国开战的理由,并认为这种虎口夺食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接受派:这一派以同样是赵国宗室的平原君赵胜为代表,作为战国四大公子的赵胜一直以来是个强硬派,多次与秦国为敌。因此他认为即使出动大军都不见得能打下多少城池,如今不废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十七座城池,这种利益不能白白丢弃。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最终的结果是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意见,接受了上党郡,并且派廉颇率军在长平驻扎军队防备秦国发动的进攻。赵国的这一行为显然激怒了秦国,于是秦国开始策划对赵国的进攻,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长平之战。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从长平之战的结果来看,平原君赵胜的这种观点显然是导致后来赵国进入无法拜托的死局的重要原因,虽然不接受上党未见得赵国就能在最后击败秦国统一天下,但是作为弱者主动招惹强者,必然是不智的。而且赵国也因为贪图这十七座城池导致几百年积攒的国力消耗一空,从此失去了能够挑战秦国的军事强国地位。由此看来平原君赵胜难辞其咎。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持久战与速决战,其实赵国都难以获胜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在公元前260年正式爆发的长平之战中,首先是廉颇作为赵军主将,在与秦军几次交锋皆不利的情况下,转而选择固守营垒的防御策略。坚守不出的战略导致秦军也一时难以取胜,双方陷入僵持。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但是赵孝成王对廉颇的固守不战的策略非常不满,以至于后来临阵换帅,由主张速战的赵括取代廉颇出任主将,随后赵括在主动出击中被秦军围困,最终导致整个战局崩盘。从这个战役经过来看,似乎廉颇的战略是对的,赵括的战略就是纸上谈兵的错误战略,因此赵括的责任最大,如果继续廉颇的战略或许赵国能有胜机。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速决战略:这一战略在事实上已经被最后的结果证明的确是不可取的,毕竟秦军的强大已经多次被证明,而且廉颇在长平之战的初期是与秦军进行过交锋的,结果都证明在野战中主动与秦军对抗赵军还难以获胜。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而且即使廉颇退入营垒固守都还有不少营垒被秦军攻破,而且赵军中的高级军官的伤亡比较多,充分说明赵军即使防御也非常吃力。所以赵括的速战主张是危险而冒进的,因此赵括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持久战略:这一战略的确在战场上迟滞了秦军的进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少保持了赵军没有崩盘,战局也能勉强维持平衡。但是我们从长平战场放大到秦赵两国来看,其实继续僵持下去赵国也未必能够获胜,毕竟当时的相持已经基本耗空了赵国的后勤积蓄。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我们从史书上发现赵国已经开始向齐国借粮了,而且赵国虽然在军事实力上可以与秦国较量,但是从综合国力上却比秦国差的很远,所以僵持下去秦国依旧获胜的可能较大。所以持久战略只能是说在当时的战场上最正确的选择,但是如果放大到两国国力的比拼来看,依旧不足以改变整个战役的结局。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外交失策,长平之战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战场上陷入时局,往往就需要其他方面的因素来寻求变化,而外交手段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当时赵国君臣也的确考虑到了这点。但是很可惜赵孝成王又选择了错误的方法。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向关东诸国求援:这是赵国官员虞卿提出的方案,他建议向楚、魏等山东诸国求援,利用这些国家的力量改变战役格局,让秦国畏惧东方六国合纵攻秦,然后再与秦国议和。这个建议是非常合理的。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毕竟当时秦赵两国几乎倾尽全力,秦国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可能不会善罢甘休,只有拉拢其他国家组成合纵力量才能让秦国有所顾忌,才会见好就收,赵国即使损失一些利益也不至于伤筋动骨。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直接向秦求和:这是另一位赵国官员楼昌的建议。他简单认为派出使者去向秦国求和就能解决长平的困局。而虞卿针对他的建议提出秦国兴师动众绝不会轻易罢兵,而且秦国还会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假装谈判,让天下诸侯以为秦赵之间不会继续交战,其他各国合纵救援赵国的可能就会变小。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年轻的赵孝成王显然又做出了错误的决断,而且秦国也的确如虞卿预想的那样,假装同意议和,不仅麻痹了赵国,而且使得其他国家认为赵国没有亡国的危险,不愿冒险援救赵国。直到长平之战赵国打败,已经面临亡国之危时,其他国家才重新组织合纵救赵。不得不说这次外交失策基本决定了赵国在长平之战已经陷入死局。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image.png

  赵孝成王:一个无奈的罪魁祸首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综合来看,整个长平之战其实应该负最大责任的是赵孝成王,毕竟在接受上党、外交失策、中计换帅等方面都有他的责任。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他也有许多无奈的地方: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亲政不久:长平之战实质上是赵孝成王亲政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战争。此时他才刚刚亲政三年,还是一个年轻的国君,治国理政方面他与老道的秦昭襄王还相差甚远。所以他在许多决策上还是不够老练,虽然他在这几次选择中除了最后一次临阵换帅似乎没有看到与大臣的商议过程,但是在接受上党和外交决策上他都是征询了大臣的意见,只是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他的经历使他产生了错觉:我们虽然无法详细了解赵孝成王之前的生活经历,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推论,他在公元前277年被立为太子,在公元前266年继承赵国国君之位,但是因为继位时还年幼,所以由母后临朝听政,古人十五六岁即可算成年,因此由他母后临朝这一点说明他继位时应该不超过十五六岁,那么我们估计长平之战时他应该只有二十岁左右。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那么我们来看他二十岁之前可以接触和认识的事情有哪些呢?从公元前277年被立为太子开始到公元前262年接受上当,我们从史籍中发现,赵国几乎是不败的存在,在与齐、魏、胡人和匈奴人的作战中全部取胜,即使与秦国的交战,也只是在不关键的小战役里失败过两次,但是著名的战役里却都是赵国获胜,秦军失败。比如赵括的父亲赵奢指挥的阏与之战和赵孝成王继位后秦国攻赵之战。这些胜利必然使年轻的赵孝成王低估了秦国的力量。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正是因为年轻,而且对秦国的实力认知上有偏差,导致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中屡次做出错误的决策。但是此战之后他就迅速成长,长平惨败的危局下,赵孝成王团结军民守住邯郸,保住赵国不灭,同时还击败了想趁火打劫的燕国。此后他的统治应该算不错,只是长平之战的确损失太大,赵国短期内难以恢复国力,加上后来赵孝成王的继承者乏善可陈,最终赵国再难崛起。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综上,长平之战的失败显然不能全怪赵括,如果说谁的责任更大的话,应该是年轻的赵孝成王,毕竟这些错误的决策都是由他做出。但是提出接受上党的平原君和提出直接向秦求和楼昌都有一定的责任。当然同样年轻的赵括提出或迎合速战战略,并且在进入长平战场后继续执行这一战略,最终导致兵败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在长平之战中,赵军被秦军围困46天,赵国名将廉颇和李牧,为何不前去救援呢?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一方面,就廉颇来说,从长平之战的战场上被免职回家,也即廉颇失去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也即此时的廉颇,不仅受到了赵孝成王的冷落,身边也没有什么门客势力了,根本没有实力去支援长平之战中的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廉颇采取的固守的策略,虽然面对秦国大军的步步紧逼,确实吃了一点亏,但是,这也是保存主力的最好办法了。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在廉颇看来,长平距离赵国疆域比较近,距离秦国则比较远,也即秦军粮草补给困难,只要秦军久攻不下,自然会粮草不济,被迫退军。正是基于这一前提,不管遭到了什么指责甚至诋毁,廉颇都没有改变固守的原则。对此,秦军自然不希望继续拖下去,于是在赵国散播谣言,不仅诋毁廉颇,更说秦军最怕的就是赵奢的儿子赵括。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于是,对廉颇失去耐心的赵孝成王,最终派遣赵括取代了廉颇,这也说明赵孝成王对廉颇的不满达到了极点。等到廉颇回到赵国都城邯郸后,依然不受赵孝成王的待见,也即后者没有继续授予他兵权。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在此基础上,不管廉颇是否掌握到长平之战的情况,都没有实力前去救援。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多时间,赵国几近灭亡,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在邯郸之战中,赵孝成王也是重用平原君赵胜等人来防御秦军。换而言之,赵孝成王对于廉颇的怨气实在太大了,等到邯郸之战爆发时,我们依然没有见到廉颇有什么表现的机会。直到赵孝成王十五年,燕国大金进攻赵国,廉颇才得以率军大军前去迎敌。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长平之战前,李牧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因为没有参与长平之战的记载,所以,长平之战爆发时,也即40万赵军被围困46天的危急时刻,李牧自然还是远在代地雁门郡。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对于李牧来说,防守北方的匈奴,才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如果李牧擅离职守的话,北方的匈奴骑兵顺势南下,同样会给赵国上下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害。也即相对于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李牧虽然手中握有一支精兵。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但是,在没有得到赵孝成王允许的前提下,李牧是不能擅自率军前往长平之战的战场。如果李牧真的这么做的话,即便立下了战功,很可能也要被追究责任的。当然,在笔者看来,更可能的情况时,对于长平之战的实时状况,不管是邯郸的廉颇,还是代地的李牧,都无法及时获取相关信息。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最后,《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 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已经布置了天罗地网,将赵军给围得水泄不通。因此,对于赵军来说,在付出赵括等将士命的基础上,依然无法突出重围,更无法将这一情况告知给后方的赵国了。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在此基础上,白起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也即等到这些士兵回到赵国后,赵孝成王才搞清楚长平之战的真实情况。在此之前,赵孝成王即便能意识到赵军遭到围困,也不会想到40多万赵军会损失殆尽。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至于廉颇和李牧这位名将,也就更无法及时掌握这40万赵军的动向了。所以,不是廉颇和李牧不去解围,实在是他们也不清楚状况,这说明秦军,尤其是白起的谋划实在太周密了,根本不给赵括求援的可能。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s6wTOP星空历史网历史_历史学习_历史人物_传统文化

TOP星球历史网标签: 春秋,赵括 上一篇: 刘秀的身世如何?他是如何光复汉朝的呢? 下一篇: 高丽王朝并不强大,为何却能存在那么久呢?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

相关推荐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看剧学史 / 华夏历史 / 世界历史

最近更新

最新排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