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和庞德都武艺高强,如果两人大战一场,结果会怎样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星空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三国演义》中猛将的武力值,应当综合考量,因为每个武将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战场形势,甚至不同的身份地位情况下,武力值都有着很大的变化。所以一两场战斗并不能体现出一个武将的真实实力。
马超是西凉太守马腾之子,属于混血儿,基因比较好,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世代簪缨”,有着良好的传承。庞德少年时期就追随马腾的帐下,久经战阵,也是西凉军中不可多得的猛将。
从作战风格上来讲,马超和庞德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类型:马超属于技术型猛将,阵前厮杀凭的是精妙的枪法,出色的招数;而庞德属于悍勇型猛将,打起仗来更侧重于凶猛的气势和以死相拼的胆气。
有句俗话叫“一吕二马三典韦”,将马超排列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的第二位,仅次于天下第一勇士吕布,正所谓“前表吕布,后表马超”,如果以打斗的精彩程度来看,马超参与过的几场战斗在情节上确实是非常引人入胜,但要论武力值来说,马超还无法与吕布平起平坐,在三国时代,唯一能够与吕布抗衡的只有张飞。其他人都不行,包括关羽、马超也不行。
葭萌关张飞挑灯夜战马超,谁更技高一筹呢?客观的来讲,马超在场面上是略占上风。开打之前,马超在关前挑战,张飞几次欲冲出去厮杀,“三五番皆被玄德当住”。直到“看看午后”,刘备从城上望见“马超阵上人马皆倦”,这才与张飞一同冲出城来,两人开始厮杀。也就是说,从体能上讲,马超是吃了亏的。
从战况上看,两人连战三局。第一局“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而观战的刘备“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稍歇片刻,张飞卸去头盔,“只裹包巾”,两将“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刘备又鸣金收兵;第三局挑灯夜战,二十合后,马超诈败,打出流星锤,张飞虽然粗莽,但实际上鬼得很,“心中也提防”,躲过了暗器,张飞又诈败,马超警惕很高,也闪过了张飞的暗箭。刘备又主动叫停,双方罢战。
马超在人马皆倦的情况下,与张飞大战三局不分胜负,每次都是刘备主动鸣金收兵。马超诈败,张飞追赶时为什么会“心中也提防”呢?因为张飞也能感觉到马超并无丝毫败相,肯定有鬼。综合分析,马超在场面上是略有优势的。
但这能否说明马超的武力值胜过张飞呢?咱们必须要综合考虑。虽然在葭萌关的这场较量中,马超的表现要更好一些,但并不代表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马超已列于张飞之前。张飞当时已经将近五十岁了,悍勇之气和体能都远非当年在小沛城下百余合硬怼吕布之时。以吕布之勇,掌中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横行天下,一遇到张飞就萎了,甚至被张飞打出心理问题,后来与高顺车轮战,仍被张飞击退。
所以说,实际上马超在葭萌关前与一个衰退期的张飞战成了旗鼓相当,假如张飞仍在二三十岁的年轻时代,马超是扛不住张飞的。
庞德最出彩的战绩就是在樊城一战中百合战平关羽,次日再战,诈做拖刀,实放冷箭,让关羽栽了个大跟头,差点折了一世英名。但这能说明庞德的武艺能与关羽不相上下吗?仍然不能,其实和葭萌关的张飞情况一样。北征襄樊时的关羽的状态甚至比张飞更差,张飞在葭萌关时是衰退期,而关羽北征时已经迈向武力值的低谷了。
庞德的作战风格是悍勇型。而关羽是力量型的猛将,打起仗来靠的是前段爆击,在前三回合就要靠着力大刀沉完全压制住对手,再倚仗“赤兔马快”,迅速解决问题。樊城之战,庞德是“抬棺而来”,一交手就以命相拼,以攻对攻。关羽身为坐镇荆州的主帅,独当一面,是战区司令级别的大员,岂肯和庞德这个敢死队长以命换命?庞德这样就成功化解掉关羽凶猛的前段暴击。关羽坐下赤兔马早已垂暮老迈,速度优势不再,关羽的锐气渐渐消蚀,庞德就撑住了,拖成了持久战。
那么庞德的武力值如何呢?从两场战斗中就能看出来。
一是庞德与许褚的那场战斗。
曹操汉中平张鲁时,庞德奉张鲁之命率兵抵抗。曹操“深知庞德之勇”,欲收服之,命令众将“皆与缓斗,使其力乏,然后擒之”,张郃、夏侯渊、徐晃都是三五合诈败,而许褚出阵“战五十余合亦退”。许褚在保障不伤害庞德的情况下,严重放水,轻松和庞德战五十余合。可见庞德的武力值并不高于徐晃(徐晃曾硬怼许褚五十合)。
二是庞德与关平的那场厮杀。
庞德抬棺而来,先遇到的是关平,两人交锋,“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关平回营后,向关羽汇报战况,“言与庞德交战,不分胜负”。关平情忠厚诚实,不会撒谎吹牛,他对庞德的战斗力评价很客观,也就是说,关平认为自己完全可以战平庞德。包括关羽二战庞德,庞德诈败拖刀,暗放冷箭,“关平眼快”,发现庞德悄悄拽弓,立即大叫:“贼将休放冷箭!”提醒关羽。这说明庞德若与关平厮杀,关平的警惕要高得多,庞德用暗箭也伤不了关平。
那么通过以上分析,咱们再来看看假如马超与庞德阵前交锋又是怎样的结果。
庞德的悍勇在马超面前有用吗?马超对战过的悍勇型猛将有:舍命的曹洪、裸衣的许褚、扔掉头盔的张飞。马超都毫不在乎,这也说明悍勇型猛将对马超并没有优势。庞德武艺不及许褚、张飞,仅凭悍勇之气想与马超对抗,那是很不现实的。那么庞德诈败拖刀暗施冷箭行不行呢?从马超的战场警惕和避箭能力来看,庞德仍然难以得逞。
由此得出结论:如果马超与庞德阵前厮杀,马超全面占据上风,顶多六七十合就可击败之。庞德无论拖刀还是暗箭,统统无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虽然没有明说过,但通过“你不知道的陈皮阿四的50个秘密”就能猜出,陈文锦是陈皮阿四的女儿。因为在陈文锦出生的那天,陈皮阿四手忙脚乱,应该是特别紧张。还有陈文锦母亲下葬的那天,陈皮阿四把自己关在屋内整整一个月,行为十分反常。从这些举动就能推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陈皮会对陈文锦那么好,还教她武
2021-07-19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话说有人说这个年轻人啊不能总是去寺庙啊,这样的话小编也听说了不少了,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啊,这背后还是有很多故事的呀,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不能经常性的去施庙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
2021-07-19说到蝙蝠大家应该知道的还是异常的恐怖的,最近很多人说了其实有的时候还是会被蝙蝠咬的,一些地方蝙蝠会不小心就飞到家里面了,所以很多人都问了,这个蝙蝠被咬了有感觉吗?还有蝙蝠咬完后的牙齿印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一起分析看看!
2021-07-19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原始人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原始人到底是怎么去怀孕和生孩子的呢?也就是说他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一起来分析分析。
2021-07-19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圆周率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圆周率好像非常的诡异啊,其实小编没怎么听说过诡异了,但是仔细的一分析竟然发现了一些其中的秘密了,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说一说圆周率的诡异现象吧,看看圆周率3.14的诡异秘密可怕之处到底在什么地方吧。
2021-07-19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