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起义,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平定天下,可是有一位农民起义军首领却没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个人就是著名的闯王李自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星空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大明朝的覆灭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关外皇太极对关内虎视眈眈,西北农民起义。可以说此时的大明到处都是漏洞,难以维持,基本到了崩溃的边缘。
崇祯十七年3月19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这对于明朝来说是最悲痛的一天,闯王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大门,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作为统一王朝彻底结束。
“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是当时的童谣。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李自成,得到了民心,所以他攻破了北京,本来他贯彻起义的方针,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可是他没有,李自成从攻破北京退出北京这中间仅仅只经过了42天,这四十二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让闯王李自成迅速落败,最终让满清进入了中原。
初进京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清晨,时任兵部尚书的张缙彦主动打开北京正阳门,刘宗敏部成功进入北京城。
中午,闯王李自成在太监的引领之下,从德胜门进入,至此北京城沦陷。李自成为了安定明朝的官员和百姓,他下令礼葬崇祯皇帝,并且颁布了军中的戒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因为这条戒令,李自成大军初进北京时,秋毫无犯,北京城秩序保持良好,商铺一切如常。可惜这样的情况仅仅只过了两天,等到了崇祯十七年3月21日,事情发生了改变,李自成他们“变质”了。
过分敛财
农民军们开始大肆地拷问明朝官员,甚至对具体的官职都标注了具体的价格。对农民军助饷额为“中堂级别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如果敢不交,就会用刑。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发明了一套刑具——夹棍。这种夹棍的表面全部都是刺,用大铁钉相连在一起,用它夹人骨头尽碎。
夹棍只是其中一种。在李自成对明朝富户逼迫的时候,如果报出的金钱数量不足或者让李自成不满意,那就要开始严刑逼财了,夹打炮烙不死不休。
本来以为迎来光明的明朝官员,百姓却迎来了一片更大的黑暗。北京城中开始弥散恐怖氛围,百姓们人心惶惶,官员们更是心胆俱裂,害怕刑具加身,一时间大好的情况陷入混乱。
当然,不只是北京城,在整个李自成大顺的势力范围里,全部都采取了这种敛财的方式。比说汉中城固县,“大顺官员索要饷银,不给者便施以炮烙”;在绛州,“士大夫惨加三木,多遭酷拷死”。
这就是大顺统治范围的真实情况,跟刘邦和朱元璋当时的统治区一片和平的情况完全不同。
据《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入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由此可见,李自成贪心不足,白白断送大好河山。
深陷龙床
在收集钱财之时,李自成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登基事宜。事实上,他在进入北京城之后,就准备登基了。作为农民军的首领,李自成的见识显然不够,一见到富丽豪华的皇宫,他沉陷了,夜宿龙床,抢夺妃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自成仍旧做着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殊不知这个时候关外多尔衮虎视眈眈,南明也重新阻止政权对抗。最重要的是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举棋不定。
山海关作为重要驻防地区,决定着中原是否安定。李自成为了保证安全,想要招降吴三桂。
吴三桂并没有答应李自成的条件。李自成恼羞成怒,双方展开了一场血战,史称一片石之战。
战争中,吴军逐渐不支,吴三桂一气之下投降清朝,山海关门户大开。
失败逃亡
在清军与吴军的联合作战下,李自成军队大败,溃逃北京。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
登基之后,他没有大赦天下,反倒杀了吴三桂家大小34口人。这就注定了李自成的失败。
登基仅仅过了一天,李自成就在北京兵败,被迫逃往西安。据说是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了山海关。不管原因为何,吴三桂一家老小没能保住命,清朝也成功入关。
李自成失败了,他败逃北京,又退出西安,大顺军节节败退。最终李自成死于民兵武装姜大眼,名噪一时的闯王就这样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可以对比一下,为什么同样都是起义,李自成以失败告终,而刘邦和朱元璋就失败了呢。
军令涣散。刘邦进入咸阳之后,虽然也有过几天军队抢夺,但是很快刘邦做好规定,军纪严明并约法三章。关中百姓无不欢呼雀跃,感激沛公恩德。
朱元璋攻城略地之后,不仅规定军令,还进行详细规定。军队无人可乱,无人敢乱,奠定了民心基础。李自成前期不错,后期大乱,导致百姓人心惶惶。这是李自成失去民心的因素。
过早称帝。刘邦进入关中,虽然也有些享受,但是迫于项羽和生存压力,他还是封存府库,等到项羽到来。正是因为这个举动,才让他得以积蓄力量,击败项羽,建立大汉。
朱元璋在起义前期,就采取了李善长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一点点的积蓄力量,最终统一天下。
李自成恰恰相反,刚进北京城就准备登基,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财力。再加上军队的不法行为,导致他无法合理积蓄力量,最后被灭也在情理之中。
历史前进自有其定律,每一件事情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李自成攻入北京时,情况大好。如果军机严明,善待百姓,努力发展,等到力量积蓄完成,他一定可以统一天下。
不过很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李自成在北京四十二天的做法便注定了他的失败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虽然没有明说过,但通过“你不知道的陈皮阿四的50个秘密”就能猜出,陈文锦是陈皮阿四的女儿。因为在陈文锦出生的那天,陈皮阿四手忙脚乱,应该是特别紧张。还有陈文锦母亲下葬的那天,陈皮阿四把自己关在屋内整整一个月,行为十分反常。从这些举动就能推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陈皮会对陈文锦那么好,还教她武
2021-08-16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话说有人说这个年轻人啊不能总是去寺庙啊,这样的话小编也听说了不少了,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啊,这背后还是有很多故事的呀,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不能经常性的去施庙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
2021-08-16说到蝙蝠大家应该知道的还是异常的恐怖的,最近很多人说了其实有的时候还是会被蝙蝠咬的,一些地方蝙蝠会不小心就飞到家里面了,所以很多人都问了,这个蝙蝠被咬了有感觉吗?还有蝙蝠咬完后的牙齿印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一起分析看看!
2021-08-16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原始人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原始人到底是怎么去怀孕和生孩子的呢?也就是说他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一起来分析分析。
2021-08-16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圆周率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圆周率好像非常的诡异啊,其实小编没怎么听说过诡异了,但是仔细的一分析竟然发现了一些其中的秘密了,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说一说圆周率的诡异现象吧,看看圆周率3.14的诡异秘密可怕之处到底在什么地方吧。
2021-08-16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