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听起来完全是一个在现代科技条件的支持下出现的产物,通过对大气运动等的分析,实现对未来某一个时间段内的天气进行预测,并告知大众。然而,古人也有自己预测天气的办法。古人对于天象非常重视,也在不断的观察中积累起了相当丰厚的经验,这些经验也可以帮助预测天气。那么,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向大众传播天气的信息呢?
八百年前的杭州市民每天早晨起床,就能“收听”到报晓人带来的当日气象服务。他们打着铁板或木鱼儿开始沿街高喊:“天色晴明!”这是好天气。若是阴天,就喊:“天色阴晦。”下雨就拉着长音:“雨……。”
自从北宋都城开封废除街鼓制度以后,开封城逐渐出现一批“报晓人”,他们负责每天天明的报晓工作。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沿袭这种风俗,报晓人在每天报晓的同时,还报告天气情况。根据南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的记载,每天清晨四更前后,当杭州城周边的寺观开始鸣钟之时,寺观中的行者头陀就会沿街报晓兼报告天气。若晴则说“天色晴明”,阴则说“天色阴晦”,雨则说“雨”。其报告的方式主要是寺观庵舍的行者头陀在划定好的区域内,沿街敲打铁板或木鱼,口头报告天气,为上朝的官员、宿卫的士兵以及市民服务。当时对报晓人可能有较为严格的约束,即使是风雨霜雪等恶劣天气里,报晓人也不敢有一日停歇。
由此可知,在南宋都城临安已经有了“日常化”的气象服务。报晓人每日所报天气是实况的可能较大,但也不排除是当日的天气预报,其信息来源可能是位于临安城中的南宋皇家天象管理机构“太史局”。
早在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十一月的一天,宋真宗与大臣王旦有一段对话:皇帝说昨天傍晚的降雪突然停了,到了夜里让人在宫廷中看视,看视的人汇报说雪还会继续下,而且不小。到了次日积雪果然超过了一尺。在夜晚预测次日雪情,而且结果很准确,如果不是碰运气,那么当时24小时内的预测水平还是相当高的。文中虽未提及是何人预测的天气,但从“於宫廷视之”这句话推断,应该是值宿于皇城内的翰林天文局的技术官员所为。
宋人的祈祷行为非常普遍,一旦有异常旱涝天气时,从皇帝到各级官员,乃至普通百姓都要虔诚祈祷。宋代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增强祈雨的效果,在公开祈祷前常事先让太史官进行天气预报,以便选择适当的时机祈雨。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的夏季,京师开封出现旱情,谏官王公素请求皇帝亲自去祈雨。当时的皇帝宋仁宗说:“太史官说本月初二日当能下雨,打算一日去祈雨。”仁宗皇帝根据初二日有雨的预报,决定初一日祈祷,那么太史官的预报应该是在初一日之前做出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太史官至少已经能够进行48小时以上的晴雨预报。史书上虽然没有记录此次预报结果是否准确,但这是宋代太史局进行天气预报的直接记载。
根据《宋史》记载,太史局负责测验天文,考定历法,观测日月、星辰、风云、气候等事宜。南宋初年的诏令明确规定,太史局必须将每个月的天文、风云、气候等观测事实上报秘书省。由此可见,太史局的工作职责与天气气候观测密不可分。尤其在南宋,太史局已经把风、云、雷、露、霜等气象现象都列入天象观测范围。详细记载宋代历史的《宋会要辑稿》中,还保存着一批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的风观测资料,其资料时序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立秋到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秋,共持续62年,如此有系统的观测记录相信应当是南宋官方所为。
现代研究表明,从东汉时期开始,主持天文台工作的灵台丞就有42个下属,其中就有3人负责观测风向,12人负责观测晴雨。南宋宁宗时期,太史局包括气象观测与预测在内的技术官员一度达到125名。据南宋章如愚所著的《群书考索》记载,太史局的技术官员“保章正”就是“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视日旁之云色降下也,知水旱所下之国”。他们负责占候风气云雨,并随时将天气情况和占验结果向皇帝汇报。《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日将午,雷暴震”,当雷暴天气发生时,太史局会进行观测和占验,把天气情况报告皇帝,并以“占辞”的方式趁机向皇帝进言:“国家发号布德,未及黎庶。”借此引起皇帝的重视。
在南宋时可能还有大量的气象典籍存世。南宋学者郑樵曾系统地列出《占候风雨赋》《云气图》《气象图》等气象典籍目录17个。《宋史》收录《云气测候赋》和《占候云赋式》等气象典籍目录26个。上述典籍名称未见重复,可见其丰富程度,我们猜测其中相当一部分典籍应该为太史局所用。从书名判断,南宋人对于观云、占风、测雨等气象知识和天气预测已经有了比较高的认识水平。
由于宋末战乱,大量史料典籍佚失,今天已经很难看到南宋太史局工作全貌和业务流程了。尽管尚缺乏直接证据表明南宋都城临安已开展日常天气预报,但是从史料中的蛛丝马迹分析,特别是关于“报晓人”和“报天气”的记载来看,南宋临安城已经有惠及普通大众的日常气象服务。开展气象服务的机构可能是负责“占候风气云雨”的太史局,北宋时期该机构更多是为皇家服务,到了南宋,通过走街串巷的“报晓人”使普通市民也能享受其服务,可谓进了一步。
由此我们不妨展开想象,八百年前的杭州市民每天早晨起床,就能“收听”到报晓人带来的当日气象服务。他们打着铁板或木鱼儿开始沿街高喊:“天色晴明!”这是好天气。若是阴天,就喊:“天色阴晦。”下雨就拉着长音:“雨……。”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比较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有人看电视剧什么的看魔怔了,有的人说这个乾隆在马上上要了小燕子,这个说法就真的有点尴尬了,到底尴尬到底什么地步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看看其中的结果是什么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2018-04-23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古代妃子的问题,其实古代妃子不就那么几个问题,还有一些私密的问题,但是有的人就是非常的好奇了,最近说得比较多的就是这个古代妃子侍寝的时候是自己动吗,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2018-04-23说起埃及,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数千年来,不同的王朝在这片土地上上演着兴衰更迭,许多帝王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故事。20世纪初,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登基为王,而历史给他的注定不会是英明神武,也不是昏庸无能,而是暴饮暴食,热爱偷窃。据说他生
2018-04-23最近和同事聊起来了这个蟑螂的事情,很多人同事也都说了,蟑螂这个玩意真恶心,特别是一窝的那种,太恐怖了,同事也都表示赞同。但是小编也慢慢的想起来自己小的时候,在农村好像没见过蟑螂,反而到了城市这个蟑螂就很多很多了,经过讨论,很多小伙伴也有这样的感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我们
2018-04-23都说关羽丢荆州是大意丢的,那如果关羽没有丢荆州,蜀国就能借此壮大自己完成统一大业了么?其实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关羽之所以败走麦城大意只是为了说的好听一些,这也反映出当时蜀国其实兵力还是大少,就算占领了荆州也没多少能力守住。所以当时孙权肯借荆州给刘备也是看中蜀国还是太弱,自己随时有机会夺
2018-04-23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