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42年初,魏惠王命庞涓为将,而以太子申为上将军,率领魏军十万,大举进攻韩国。
魏惠王春秋已高,自觉时日无多,所以想用此战锻炼一下接班人,故而给庞涓空降了一个上司。庞涓虽然很郁闷,但也表示理解,对于一个父亲,此举无可厚非,当然,后来事情的发展,让魏惠王肠子都悔青了。
韩国自然是打不过魏国的,历经整个战国时代,韩国好像没就没打赢过其他六国。
老是被揍,就是揍不死,有时候还挺横,这就是韩国。
结果不多久,韩国北方重镇尽失,魏军进而围困南梁(今河南临汝西),日夜攻城不止,史称“南梁之难”。
咋办,跟赵国一样去求齐国呗,天下能战胜魏国的,只有齐国;当世能击败庞涓的,只有孙膑。
齐威王于是召集群臣商量救韩之事:“早救还是晚救,诸公说说看。”(《史记》言此时齐王已为威王之子宣王,按《竹书纪年》记载,《史记》有误。)
大家或许还记得,当初讨论救赵的时候,威王是问救与不救,这次却问早救晚救,由此便可见齐国实力今非昔比,且对魏国称王极其不满,救是一定要救的,早救晚救倒是要商量一下。
然而齐相邹忌却仍然是救赵时的那句老话:“不如勿救。”
还是同样的心思,邹忌怕田忌再立大功,影响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千方百计的阻挠战争发生。
齐威王瞪了邹忌一眼,转而问田忌道:“将军以为如何?”
田忌道:“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而祸必及于齐,不如早救之。”田忌认为魏国若攻灭韩国则势力大增,必严重威胁齐国西部的地缘安全,所以必救,而且得早救,因为韩国比赵国更弱,怕他们撑不了多久。
这时孙膑在旁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图:台北孙膑庙
齐王眼尖,一眼看到,忙问:“军师不发一言,难道上将军与国相之二策皆非?”
孙膑笑道:“然也。夫魏国自恃其强,前者伐赵,今者伐韩,其心亦岂须臾忘齐哉!若不救韩,是弃韩以肥魏,故不言救者非也。魏方伐韩,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是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韩享其安,而吾受其危,故言救者亦非也。”
齐王便又问道:“然则何如而可?”
孙膑答道:“为大王计,宜先许救韩,以安其心。韩知有齐救,必悉力以拒魏,魏亦必悉力以攻韩。吾待魏之弊,徐引乓而往。乃攻弊魏以存危韩,用力少而见功多,岂不胜于前二策耶?”
孙膑认为韩国经申不害变法后实力有所增强,没那么容易被灭,最好咱们就是等韩国快被灭的时候再出手。当然,故意等到别人溺水之后方援手相救,这似乎不合仁义的要求,可这却能得到最大的美名,收到最大的功效!看来孙膑不仅懂得军事,也颇晓外交之道。其实无论军事还是外交,它的本质就是国家利益,而不是国家仁义。另外,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无论是在职场争斗还是世界大战中,最佳的位置都是残局的最后收官者。因为不管这次风波多么的惨烈,一般来说最后一个出现的人总是获益者。比如二战后的美国。
所以闻听孙膑妙语,齐威王大感赞同,遂派人告知韩侯,言:“齐救旦暮且至。”
韩昭侯闻信大喜,自以为有了齐国这座大靠山,遂大举反扑,一连五战,战战败于庞涓之手,无奈只得再次遣使求告于齐:大哥快拉兄弟一把吧,兄弟实在撑不住了,再打下去就真的要亡国啦!
孙膑笑道:不急不急,韩国且没那么快亡国呢,他不是自称已为世界发达国家吗,现在就是证明自己的好机会。等等,咱们再等等。
于是齐威王又遣一使告知韩侯,又言:“齐救旦暮且至。”
韩侯无奈,只得接着硬撑,等待那个“旦暮”来临。
这一“旦暮”,就“旦暮”了足足了将尽一年(孙膑此举,让韩国大受打击,结果一举葬送了韩国申不害变法,韩国由此彻底失去了成为大国的机会),直到公元前342年12月,韩魏都耗的差不多了,齐威王这才“旦暮”完毕,乃复用田忌为大将、田婴为副,孙膑为军师,率军十万,抗魏援韩。
这支军队离开齐国后,还是走之前桂陵之战的老路子,不去韩国,直接向大梁方向扑去!
魏惠王闻信,立即命令太子申与庞涓停止进攻,回师与齐军决战。
这一次,魏国并非像上次一样受到各大国的围攻,只有齐一国出师而已,所以魏惠王决定,先放弃韩国这块肥肉,集中兵力跟的齐国来场大决战,彻底干掉这支屡次搅局魏国霸业的齐军主力,永绝后患!
图:魏惠王与太子申
庞涓听说了魏惠王的命令,又闻知此次齐军的军师仍是孙膑,不由所有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头,激动的差点流下泪来。
对于孙膑,庞涓在心中从未认输过,桂陵一战,如果他预先知道对手是孙膑,他绝不会匆忙回师,从而忽视了途中情报工作的收集,以至大意中伏遭擒,而为天下所笑!
总之他没有输,他不服气!
这十年来,庞涓日日都在苦练内功,自以为实力大增,再加上这一次他是在完全有准备的情况下回去与孙膑对决,而且韩都新郑与魏都大梁相距只有百余里,且全部是平原地带,不存在疲敝或中伏的问题,所以他信心满满,决定趁此机会一雪前耻,击败孙膑,将桂陵被擒之辱全数找回来!
十年,为了这一刻庞涓等了整整十年,现在,他与孙膑宿命的对决,终于就要在此一见分晓了!
十万魏军气势汹汹的往回赶,欲寻齐军主力决战,然而孙膑却并不想决战,他对田忌道:“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车半至。’吾军深入魏地,宜诈为弱形以诱之。”在多年的军事斗争中,齐军士卒虽然战斗技艺出众,但向以胆怯畏战闻名,根本不是魏国勇悍武卒的对手,这本来是孙膑的劣势,因为纵然他再多诡谋,仗总得兵士来打。然而,孙膑就是这么神奇,可以因势利导,将劣势也变为他诡谋的一部分。所谓“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车半至。”这句话出自孙膑的先祖孙武所著之《孙子兵法·军争篇》。意思是说每天长途奔袭一百里,主帅就会受挫;每天长途奔袭五十里,有一半的士兵都得掉队。魏武卒精锐,可以做到半天之内全副武装奔跑百里;但齐军万万做不到,按常理必会有大量掉队者,所以孙膑决定借助齐兵胆怯、纪律差的特质,给予对方错误信息,引诱魏军急行来追。
田忌乃接受孙膑的建议,先偷偷撤走一半齐军去马陵山区(今山东莘城附近)埋伏起来,然后等庞涓快到大梁时另一半齐军也放弃围攻,迅速向西撤退。
田忌在撤走之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忙问孙膑:庞涓有过桂陵之战的经验教训,他在追击我军时必然会多加侦查,若是发现我等在引诱他中伏,那可怎么办?
孙膑道:“《孙子兵法》尝言:‘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今日我军当增灶至十万人用,明后日以渐减去。彼见军灶顿减,必谓吾兵怯战,逃亡过半,将兼程逐利。其气必骄,其力必疲,吾因以计取之。”
这次田忌听懂了,孙膑这招在兵法中就叫做“示形”嘛,所谓料敌在心,察机在目,因形而作,胜于众,善之善者矣!
看来田忌这些年也不是一点儿没进步,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日跟孙悟空混在一起,母猪也未必就不会上树。
齐军大摇大摆的走了,正如他们大摇大摆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却带走了魏惠王最为珍惜的王者尊严。这让魏惠王那本就不纯洁的苍老心灵再一次受到了严重伤害。
——不行!你以为我魏国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么?庞涓,你给寡人继续追,这次务必要全歼齐军主力,让其匹马不还!
庞涓和太子申接到命令,于是尾随齐军追去,这次庞涓放小心了,他派出大量斥候,先探查有无埋伏,然后再决定追不追,以免再次中了孙膑的伏击。
图: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的庞涓
然而这样一来,魏军的行军速度必然减缓了,太子申很生气,多次跟庞涓吵架,痛责庞涓怯战,故意放齐军逃跑!
庞涓真是有苦难言,魏惠王派来的这个太子申压根就不懂打仗嘛,瞎指挥,处处掣肘于我,这仗没法打了!
但是没办法,太子申是国之储君,又是魏军上将军,庞涓必须听他指挥,否则就是违抗军令。
没办法,庞涓只好领军直追,但是上次桂陵惨败的教训毕竟太深刻,即便战机宝贵来不及广派侦骑,总还是得多加留意情报工作的收集吧,所以他留了个心眼儿,那就是派人去数齐军宿营后留下来的灶坑。这是冷兵器时代判断敌军兵力的最好办法,庞涓身为名将,深悉此道。
结果这一数下来,庞涓不由大喜过望。原来齐军的灶坑每天都在减少,第一天能供十万兵,第二天剩下五万,到得第三天,竟然只剩下三万了。
为什么会这样,唯一的解释就是齐军的士卒大量逃散了。齐军的素质一向不如魏军,其急行军后撤,部队恐慌,士卒大量掉队、逃亡,这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这有没有可能是孙膑的诱敌之计呢?庞涓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正在犹豫,太子申急道:“我固知齐军怯也,今其士卒亡者过半矣,我军宜疾追之!若让其逃回齐国,功亏一篑,我等还有何颜面回见父王?”
庞涓迟疑道:“齐人多诈,孙膑尤之,上将军还需小心才是。”
太子申怒道:“齐人今番自来送死,公竟畏之有如妇人,无能至此,岂称天下名将乎?”
庞涓此生最怕人说他无能,一听就受不了,何况齐军急行军能力确实一向不如魏军,于是一咬牙,将辎重留给后队,而率部只带三日干粮,日夜兼程,朝鬼门关狂奔而去。
关于孙膑减灶一事,后世很多学者都曾表示过质疑,比如南宋人洪迈就在《容斋随笔》中提出:“(孙膑)方师行逐利,每夕而兴此役,不知以几何人给之,又必人人各一灶乎?”我幼时读到此事,也觉得有些太过神奇,好像有点儿野史演义的味道。但后面书读的多了,这才发现原来类似的计策,在历史中发生过多次,一点儿不稀奇。
首先是在东汉时期有个名将虞诩,就曾经使用增灶法大破羌兵。类似的还有在解放战争期间,西北人民解放军(彭德怀部)曾在西北战场上成功地使用增灶法,迷惑国民党追军。这两件事儿都属确凿无疑的史料,可见用数灶来侦查敌军数量应该是很简单的军事常识,古今都在用。事实上,军队都是高度制度化的,先秦时兵制,以五人为一列,二列为一火,十人共一火灶炊煮,互相间称为“火伴”,这也就是“伙伴”这个词的由来。洪迈老先生竟然会以为《史记》上说的是十万齐军一人挖一个灶坑,可见其对军事之无知。
其实在历史中以“示形”惑敌的例子还真不少,比如西晋时王濬在蜀造船,准备攻打吴国,就有意把造船砍下的碎木片放置在江中,用来威吓吴国。还有一次是唐朝名将李靖要攻打荆州,袭击萧锐,也故意把碎木片投入江中,让萧锐看见,萧锐以为李靖在玩儿花样,不加防备,结果李靖随即率领军队顺流而下,攻其不备,俘虏了萧锐,由此平定了荆州。
总之,挖灶数灶不是问题,教条主义才是问题,孙子曰:“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兵无常形,水无常势,兵者诡道也,所以军事情报的收集工作一定要全面、细致,这样才能准确的进行战略决策,立于不败之地。魏武卒是中国最早的职业化军队,在其制式化、正规化建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矫枉过正而导致刻板教条,这都是我们后人在军队建设中必须吸取的经验教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平公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帝王家的公主,皇帝视为掌上明珠,是皇帝的心肝儿,万千宠爱都集于公主一人,使得公主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我们知道,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
2019-06-04古代很多皇帝,都有杀戮功臣的恶习。功臣们往往都是能征善战、手握兵权的大将,或者是为国家立过大功的英才贤士。他们地位尊崇,威望极高,且在朝中或者军中有着广泛人脉,容易被皇帝视为危及皇权的威胁,从而遭到清除。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19-06-04很多三国迷对于军师这个职务非常迷恋,古代打仗如果没有计谋很难取胜,因为双方基本不会采取硬碰硬的打法,而军师又是智慧的代表,所以非常受到追捧。三国里被公认的五大军师,吴国和蜀国都占了两个,魏国只有一个,但是最后的胜者却是魏国。由此可见军师也不是万能的,军师再厉害也需要多方面来进行配合。
2019-06-04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述楚庄王的故事。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好人变坏容易,坏人变好却很难,皇帝和君王也一样,从明君到昏君不难可以说是一步之遥,不过从昏君到明君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堪称是难上加难,当
2019-06-04说到三国时期最能打的人物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的,排第一的就是吕布,这个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很多人都在说排第二的人物,大部分都觉得赵云应该排第二的,但是小编思来想去的啊发现了,其实在坊间有这样的一个传闻,那就是“一部三国前吕布,后表马超,”这个时候有很多的网友要问了,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下面
2019-06-04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