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袁绍和袁术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一、袁绍和袁术其实是亲兄弟
袁绍与袁术出生于著名的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族。所谓四世三公,起源于袁安。袁安在汉章帝时官至司徒,袁安之子袁京、袁敞,袁京之子袁汤,袁汤有四子:袁平、袁成、袁逢、袁隗。所谓四世三公便是指袁安(司徒)、袁敞(司空)、袁汤(太尉)、袁逢(司空)、袁隗(司徒)四代人共五人得封三公。
袁绍乃是袁逢小妾所生的庶子,袁术是袁逢的嫡子。因袁绍伯父袁成早逝,袁绍因此过继给袁成为嗣。但从血统上来说,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两人长大后,袁绍仪表堂堂,喜欢与名士结交,能折节下士,因此在士大夫圈里很有名望(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而袁术年少时喜好游侠仗义,多与浪荡公子声色犬马(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长大些才开始注重于名士结交(后颇折节)。
因此,少年袁术的名望是远不及袁绍的。袁术大概是有些嫉妒这位庶兄,因此多在人前毁他,说他是“奴隶之子”,暗指他庶出的身世。
在那个儒学最盛的东汉,对于出身、嫡庶还有有些在意的,不然后来曹操听说有人说他是赘阉遗丑会那么生气。虽然这件事并没有对袁绍造成多大的名誉损失,但是少年袁绍的自尊心应该是受到了极大地打击的。
袁绍将自己的自尊心埋藏在心底,在心里暗暗发奋,誓要成就一番功业。袁绍的出身和兄弟的歧视,应当是他表面自负,其实内心自卑的格形成原因。
袁绍也确实颇有见识和能力,党锢之祸时袁绍始终不肯出仕。党锢之祸解除后,袁绍才出来,先后任西园八校尉中的中军校尉,转司隶校尉,灵帝死后接管八校尉之兵。而袁术也先后做上了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的位置。
这里说明一下,西园八校尉是汉灵帝时设置的一支特殊的军队,声威显赫,一时连大将军何进也受其节制。而同时八校尉都是少壮派军官,汉灵帝自任无上将军。可见八校尉是汉灵帝为了更好的掌握政权和军权而设。能接管八校尉之兵,可见在灵帝晚期,袁绍已经是一颗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了。
二、议立刘虞之事
公元189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袁绍逃往渤海,袁术逃往南阳。袁绍在渤海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而袁术在孙坚的帮助下在南阳扎稳了脚跟。袁绍联合袁术、刘岱、桥瑁、曹操等人组成了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关东联军声势浩大,董卓畏惧,携汉献帝退兵长安。
当初,董卓议立献帝刘协的时候,袁绍以少帝乃灵帝所立、并无过错为由而反对--实际上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地位--但董卓恃军强立,这才导致了袁氏兄弟的出逃。袁氏兄弟出逃时,董卓为了收服袁绍,以他为渤海太守。结果袁绍却广发檄文,起兵反叛,董卓一怒之下,将袁氏在京的所有人,包括袁隗一并杀害。因此,袁绍本来就不愿意承认刘协的合法地位,现在更加不可能承认刘协的正统了。
现在,汉献帝在董卓挟持下逃往长安,自离京师,袁绍心里便盘算着,拥立一位皇帝,来取代刘协的正统地位。
袁绍选中的是年高德劭、颇有民望的宗正、幽州牧刘虞。参与这件事的关东诸侯,据汉书、三国志记载有袁绍、韩馥等,曹操曾明确表示不参与。
袁绍心想,袁术好歹同出袁氏,此次罹祸如此惨烈,当与之同心,便与袁术商议共立刘虞。袁术却不同意,还以国家大义等反劝袁绍。
袁绍是什么人哪,一看就知道这个弟弟并不是那么大公无私的人。因此,袁绍再次写信给袁术,信中言辞恳切,主要从三个方面劝说袁术:
其一,刘协政权不具备正统:刘协的血统值得怀疑,现在更是董卓专权,这样的政权怎可再相信?(无血统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
其二,立新君之事可行很高:董卓自行往西,现在只要屯兵于关隘要地,就可将董卓和刘协困死在关中(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于西)。这样山东之地另立新君,可以迅速掌握局面,取得和平。
其三,袁家立场:咱们袁家老小,尽被董卓杀害,作为袁家人,怎么可以北面侍奉他呢(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
然而,袁术仍不答应。他在回信中说,汉献帝聪睿,血统更是无稽之谈,只是因为董卓。阖家老小也是董卓杀的,跟国家无关。
这件事背后有很有深意。袁绍辅立新君,其实是想要凭借酸枣之盟的盟主之威将新君握在手中,最不济也有拥戴之功。而袁术之所以不同意,也不是因为公义,而是看到汉家的天下已经没有希望了,袁家四世三公,自己又是袁家的嫡子,大有可为(术观汉室衰陵,阴怀异志-后汉书)。袁绍没有看到他这个弟弟的野心,自然劝不动袁术了。
两人之事事小,事关家族,袁术也不同心。袁绍甚感凄凉,觉得自己这个弟弟还在嫡子的自我标榜中歧视自己。因此,袁绍十分不满,认定了袁术与自己不同心。
许多人觉得此事是袁术气量狭小、野心爆棚,但实际上,袁绍此举成功率很低,失败后风险又极高,邀请袁术加入也不是什么好意。当时,很多有识之士,比如曹操,都看到此事难为,拒绝参加袁绍的拥立行动。
果不其然,作为这件事的核心人物,被推举的宗室-刘虞,因为忠于汉室,坚决不同意被拥立。袁绍等退而求其次,请领录尚书事,仍然被刘虞严词拒绝。
三、南阳之争和诸侯的崛起
刘虞之事在袁氏兄弟心里种下了不和的种子。而接下来这件事,则将两人彻底推向了对立面。
袁术在逃亡南阳后,苦于没有立足之地。这时,长沙太守孙坚从荆州一路北上讨伐董卓,却得不到军需供应。孙坚先杀荆州刺史王睿,再杀南阳太守张咨。南阳成了一个无主之地。
这时,刘表表奏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又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这样,孙坚和袁术结成了战略同盟,孙坚在前方带兵,袁术在后方以后将军之尊统领南阳之地。
初平二年,袁绍做了一件很恶心的事。他趁着孙坚出兵讨伐董卓、远离南阳之机,派遣周昂(一说周昕)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
此计如果成功,袁绍不仅可以将南阳号称东汉三都之地握于己手,还能使袁术丧失根基。这招之狠毒,可见袁绍也不是什么善茬。
袁术自然不会甘心,他迅速派兵夺回了阳城。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以孙坚和公孙越(公孙瓒之弟)为将。最重要的是,阳城收回了,公孙越却莫名其妙的死在了这场战役之中。而后,袁术立马给公孙瓒写信,说你弟弟如何死的凄惨,袁绍军如何狠毒的杀了他。末尾还有袁绍“本不是袁家子”等侮辱袁绍之语。
这招挑拨离间相当有效果。公孙瓒本是辽东名将,为人桀骜不驯。因与刘虞之矛盾与袁绍本就不和,此时正想找机会将河北收入麾下。接到袁术的信,公孙瓒正好将这笔账全部算在了袁绍的头上(余弟死,祸起于绍),起兵讨伐袁绍。
而袁绍听闻袁术信中的侮辱之语,也怒不可遏,发誓与袁术势不两立。
公孙瓒世之名将,河北多郡县叛离袁绍,袁绍大惊。为了集中精力对付公孙瓒,防止两面受敌,袁绍便南联荆州刘表以制袁术。此时,袁绍与刘表联合,扶持曹操;袁术与公孙瓒联合,暗地里扶持孙坚。后来的袁绍与公孙瓒河北之争,刘表和孙氏的世仇,背后都是袁氏兄弟相争的结果。早年的曹操也可以算是袁绍的半个小弟。
这样,袁氏兄弟这双搅屎棍将整个天下搅动都起来了。可以说,曹操迎汉献帝前,东汉帝国的军阀们的很多军事行动,都是在为袁氏相争买单。
如果此时,坐拥南阳和豫州的袁术和拥有冀州并州的袁绍齐心协力,袁氏西却董卓,北据公孙瓒,南遏刘表刘焉,中原之地尽可掌握,哪里还有后来的曹操孙策什么事呢?
然而,相反的是,袁氏兄弟凭借着四世三公的家世和名望,并不能完全掌控诸侯,却用那仅有的一点影响力利用诸侯们互相拆台,挑拨离间,搅动天下。二袁水火不容,让诸侯们看清了袁氏志大才疏和格局狭小的本质,渐渐不愿意附从袁氏。
趁着董卓西退、袁氏相争,中原空虚,曹操趁机以兖州为根据地崛起,并将刘协握在手中,据大义名分逐渐强大起来;袁术被刘表赶到淮南之后,孙策看到了袁术的外强中干,脱离了袁术,占据江东;而其他诸侯诸如刘表、刘焉、张鲁、张绣等一看割据之势已逐渐明朗,也开始拥兵自重。袁氏相争,葬送了袁氏趁着汉末倾頽收拢人心的大好时机,反而因兄弟相争,自身的格局、气量失去了天下人心,导致曹操等诸侯有机会逐渐崛起,可谓不智。
四、最终结局
公元197年,汉建安二年,此时的天下早已不是袁氏一家的舞台,虽然袁绍占据河北幽、并青、冀之地、袁术据淮南之地;但新崛起的曹操、孙策、吕布等中原诸侯早已自立门户,刘表、马腾、李傕等人地盘也逐渐稳固。袁术却还做着他的袁氏美梦,在淮南僭称皇帝,建号仲氏。
袁术的行为很快导致了天下人的反对,曹操、吕布、孙策联合讨伐袁术,不久袁术便势穷力蹙。两年后,袁术困居淮南,走投无路,不得已原谅了他的这位庶兄。他将帝号和玉玺传给袁绍,还写信说,天下终究会是袁氏的(袁氏受命当王),兄长现在拥有河北四州之地,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谁也不敢与您争锋。所以,将君位让给你,您一定能让他兴旺(谨归大命,君其兴之)。
袁绍并未谦虚,欣然接受了袁术的投诚,派袁谭接应袁术。然而,此时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正在忌惮袁绍,岂能相容,便派遣刘备、朱灵截了玉玺,将袁术阻隔在淮南。不久袁术吐血而死。随着袁术的死,袁氏兄弟的相争这才落下帷幕。
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不久抑郁而终。可笑的是,袁绍的儿子们,延续了袁氏兄弟的格局和器小,袁绍继承人袁尚和二哥袁熙联合,对付长兄袁谭。袁谭不低,竟向曹操求援。曹操率军越过黄河,将袁二代们连锅端了。
袁绍费心费力打下的河北之地,袁术的淮南之地,最后都让曹操捡了便宜。
这对搅动天下、自信袁氏受命的兄弟终究还是烟消云散了。这堪比电视剧的狗血剧情,竟然真实的发生在袁氏的身上。从少年的歧视,到议立刘虞政见不同,再到南阳之事,两人各显其能,阴谋尽现。无政治家之风采,无军事家之魄力。袁氏兄弟政治短视、格局狭小,因为自身利益、成见而水火不容,最终导致袁氏功业难成,家族覆灭。徒留感叹于世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平公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帝王家的公主,皇帝视为掌上明珠,是皇帝的心肝儿,万千宠爱都集于公主一人,使得公主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我们知道,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
2019-11-20古代很多皇帝,都有杀戮功臣的恶习。功臣们往往都是能征善战、手握兵权的大将,或者是为国家立过大功的英才贤士。他们地位尊崇,威望极高,且在朝中或者军中有着广泛人脉,容易被皇帝视为危及皇权的威胁,从而遭到清除。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19-11-20很多三国迷对于军师这个职务非常迷恋,古代打仗如果没有计谋很难取胜,因为双方基本不会采取硬碰硬的打法,而军师又是智慧的代表,所以非常受到追捧。三国里被公认的五大军师,吴国和蜀国都占了两个,魏国只有一个,但是最后的胜者却是魏国。由此可见军师也不是万能的,军师再厉害也需要多方面来进行配合。
2019-11-20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述楚庄王的故事。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好人变坏容易,坏人变好却很难,皇帝和君王也一样,从明君到昏君不难可以说是一步之遥,不过从昏君到明君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堪称是难上加难,当
2019-11-20说到三国时期最能打的人物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的,排第一的就是吕布,这个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很多人都在说排第二的人物,大部分都觉得赵云应该排第二的,但是小编思来想去的啊发现了,其实在坊间有这样的一个传闻,那就是“一部三国前吕布,后表马超,”这个时候有很多的网友要问了,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下面
2019-11-20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