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康熙和三藩之乱的读者,下面星空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每每提及大清王朝,康熙皇帝始终都是绕不过去的梗;同样,后人追忆康熙大帝,平定“三藩”也就成了一个必谈的话题!正是有了“三藩”的撤裁,康熙才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央集权;也正是由于“三藩”的撤裁,才使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成为现实。平定“三藩”对康熙、对大清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康熙皇帝的功绩之一而被载入史册、千古留名
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新回顾“三藩之乱”时,却也产生了诸多疑虑,当然,我们并不是否定平息“三藩”的历史意义,而是质疑它的出发点。要知道,“三藩之乱”前后历时8年有余,覆盖了小半个中国。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对中国的冲击可想而知,除去史家们保守估计的6000万死亡人数外,对百姓的影响和对经济的重创更是难以估量。而“难以估量”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前提,就是国家和百姓并非只是经历了一个8年的“三藩之乱”。从1627年陕西农民发起暴动、到清兵入关、到统一全国、到1673年康熙下令撤藩,在这长达46年的时间里,战火可是从未平息过。满目疮痍、民生凋敝、背井离乡、横尸遍野,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至此,我们不得不产生几个疑问:
1,在这样的背景下,康熙为何不将重点放在经济和民生上,而是执意要平定“三藩”、再次点燃战火呢?
2,“三藩”真的到了不得不平的地步吗?
3,即便要平,又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呢?
要分析这几个问题,我们还得重新梳理一下“三藩之乱”
“三藩”的由来
清廷迁都北京之后,加快了统一全国的步伐,一方面要围剿各地的起义军;另一方面还要进攻南方的“南明政权”。战线过长就造成兵力上的不足,而且,八旗军对南方的湿热天气和地形很不适应,因此,在和“南明政权”交锋的初期,八旗军根本就没有优势可言,节节败退。
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清廷开始大量起用那些明朝的降将和军队。在这些人中,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是最为耀眼的几个(还有一个孔有德,在李定国攻入桂林时自尽),他们在平定起义军和南明政权时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清廷封号为“王”。后来,虽然南明政权覆灭,但南方的反清势力依然存在,因此,清廷就将“三王”分区镇守在南方,而将八旗军调回北方,负责保卫京畿周边的安全。吴三桂驻扎云南、兼管贵州,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守福建,“三藩”的格局开始形成。
为了安抚这些人,让他们忠心为朝廷卖命,多尔衮和顺治都曾给出过“永不撤藩,子子孙孙世袭爵位”的承诺
撤藩的复杂
起初几年,“三藩”还算是安分,虽然十余万人的军费开支让清廷的国库捉襟见肘,造成“财赋近半耗于三藩”的局面,但双方并没有其他冲突。而后来,“藩王”在各自辖区内大肆敛财,征收苛税,这引起朝廷和百姓的不满。当然,最大的挑战来自吴三桂,不但敛财、扩充军备,还利用自己的权力干涉朝廷户部、兵部的人事任免,史书中记载:“云贵督、抚皆听王调遣”、“用人,吏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迟延”!吴三桂的嚣张跋扈可见一斑
康熙初年,朝廷逐步加大了对“三藩”的约束,其实,更像是针对吴三桂,比如,收回他的大将军印、同意他辞去云贵总管、剥夺他处置官吏的权力等等,双方的分歧和矛盾开始出现,康熙也有了撤裁三藩的念头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撤裁“三藩”有三个途径可行:
方法一:区别对待,逐个击破。
“三藩”中吴三桂的势力最大,也最嚣张,而其他两王相对比较稳定,完全可以想办法先撤其他两藩,最后再撤吴三桂;
方法二:和平解决
召三王进京,仿效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如果这招不行,直接在北京分封府邸,把他们扣在北京,派人接管“三藩”事务;
方法三:武力撤裁
武力撤裁可以一次解决问题,但个人认为,这个选择应该放在最后,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采纳,毕竟战争劳民伤财;
在这几个方案中,朝中大臣也都支持前面两个,只有大学士明珠等极少数人赞成第三个。
以“三藩”的势力,朝中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肯定会在第一时间知晓,更何况撤藩和他们息息相关。正当朝廷讨论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为名,上书主动请求撤藩还乡。瞌睡递个枕头,康熙当然直接就同意了。可没想,紧接着,吴三桂和耿精忠也先后上书请求撤藩
三王同时请求撤藩,如果说尚可喜的奏折是出于本意的话,那吴三桂和耿精忠的奏折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这是在试探朝廷的态度。康熙何尝不知道这些,当时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先撤尚可喜、安抚吴三桂和耿精忠。可康熙皇帝却直接来了个: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
(《清史稿·吴三桂传》)
“同时撤藩”的决定就这么确立了
其实,就几个藩王而言,他们对大清的功劳实在不小,如果没有他们,大清的统一可能要无限期地延缓;另外,经过多年的经营,他们在各自属地已经有了自己的利益群体。公然反叛大清,他们不敢,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底线。就像吴三桂,在云贵镇守30年,现在让他带着他的家属从四季如春的云南再回到天寒地冻的辽东去?就是他同意,他的手下也不会同意。收印、收权可能他们都能接受,但现在的情况是让他一无所有,这很容易给人留下“卸磨杀驴”的印象,再说了,狗急了还能跳墙,康熙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吗?
同时“撤藩”的事件在清朝之前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结果只有一个:集体造反!像朱棣,甚至还以此为契机取代了皇帝。即便造反不成功,武力撤藩的过程中依然会对国家、对百姓造成很大的损失。年少的康熙可能预料到他们会反,但却严重低估了他们“造反”的程度和影响
“三藩之乱”
1673年12月,62岁的吴三桂正式起兵,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拿下贵州全境,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云、贵、川、湘、桂五省。紧随其后,耿精忠在福建起兵,陕西提督王辅臣也宣布反清。再至后来,平南王尚之信在吴三桂的利诱下也发动兵变。一时间,西南十一省全部沦为“三藩”的势力范围,清廷岌岌可危。索额图甚至要求康熙处死主张“同时撤藩”的明珠等人,惊慌程度和焦躁不安可想而知
这么大好形势,吴三桂为何又兵败了呢?两个原因不能忽视:
其一:自立为王
1671年,在吴三桂拿下贵州全省后,他就自立为周王,这应该是他最大的失误
起兵之初,吴三桂为了让自己师出有名,打出了“复明”的旗号,并发布了祭天檄文,指责清朝“窃我先朝、更我冠裳”。这充分利用了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也激起汉民心中的民族情怀,刚刚安静下来的反清势力和明朝后裔纷纷响应,吴三桂的力量在短时间就得到急速提升。
可后来他建国号为“周”,“复明”的谎言不攻自破,这失去了大量反清复明人士的拥戴,即便那些留在吴三桂军中的,也失去了往日的犀利,久而久之,就严重影响到吴三桂军队的士气;
其二:停马松滋
吴三桂起兵后,各地纷纷响应,势不可挡,拿下中国的半壁江山。
按照常理,吴三桂理应一鼓作气,直捣北京,可是他却在松滋停军修整,这一修整就是三个多月的时间。
(有些史料中说,是康熙拿吴三桂留在北京的儿子吴应熊要挟他,他才停滞不前。对于一个起兵谋反的人来说,这种最坏的结果应该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此时停兵,就有点“妇人之仁”了)
康熙则利用这个时间进行调整,甚至把蒙古军都借调过来,在湖南和吴三桂进入对峙,还处死了吴应熊。之后,康熙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先后除去了耿精忠和尚之信的威胁,在岳州、长沙等地开始和吴三桂展开“硬碰硬”的军事对抗。
清兵捷报频传,极大鼓舞了士气,而反观此时的吴三桂,已经从年逾古稀到了风烛残年,没了当年的豪情和锐气。1678年,随着吴三桂病逝,吴军内部开始分裂,再也无法抵御清军的反扑。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持续8年的“三藩之乱”宣告终结
尾话
吴三桂作为“三藩之乱”的主力军,其灭亡有一定的必然。他起兵谋反并非为了黎民百姓,只是他为了保住固有利益而进行的一场分裂,再加上他反复无常的个和诛杀永历帝的事实,即便他建立了政权,也会像李自成那样昙花一现。至于其他两位藩王,严格来讲,更像是配角、附庸,他们从始而终都未能对清廷形成真正的威胁,因此,“三藩之乱”可以看成是“吴三桂之乱”,因他而起,因他而盛,因他而衰,因他而亡。平定“三藩”,其实只要处理好吴三桂就行
只可惜,年少的康熙没能以史为鉴,采取更怀柔、更妥善的方法将损失降到最低点,反而选择了最为强硬的“同时撤藩”,这触动了藩王们的心理承受极限,引起反弹。由此看来,“三藩之乱”,何尝不是被康熙皇帝的一个错误决定给逼出来的?他不是没有其他选择,而是选择了最极端的一个。倘若他能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撤藩计划,对被撤后的藩王进行妥善安置,8年之久的“三藩之乱”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
不知吴三桂占领半壁江山时、不知索额图提议处决明珠时,康熙的心中是否有过一丝悔悟......
撤裁三藩,固然为康熙留下千古美名,但深究的话,何尝不是康熙皇帝的一大败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平公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帝王家的公主,皇帝视为掌上明珠,是皇帝的心肝儿,万千宠爱都集于公主一人,使得公主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我们知道,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
2020-08-12古代很多皇帝,都有杀戮功臣的恶习。功臣们往往都是能征善战、手握兵权的大将,或者是为国家立过大功的英才贤士。他们地位尊崇,威望极高,且在朝中或者军中有着广泛人脉,容易被皇帝视为危及皇权的威胁,从而遭到清除。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20-08-12很多三国迷对于军师这个职务非常迷恋,古代打仗如果没有计谋很难取胜,因为双方基本不会采取硬碰硬的打法,而军师又是智慧的代表,所以非常受到追捧。三国里被公认的五大军师,吴国和蜀国都占了两个,魏国只有一个,但是最后的胜者却是魏国。由此可见军师也不是万能的,军师再厉害也需要多方面来进行配合。
2020-08-12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述楚庄王的故事。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好人变坏容易,坏人变好却很难,皇帝和君王也一样,从明君到昏君不难可以说是一步之遥,不过从昏君到明君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堪称是难上加难,当
2020-08-12说到三国时期最能打的人物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的,排第一的就是吕布,这个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很多人都在说排第二的人物,大部分都觉得赵云应该排第二的,但是小编思来想去的啊发现了,其实在坊间有这样的一个传闻,那就是“一部三国前吕布,后表马超,”这个时候有很多的网友要问了,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下面
2020-08-12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