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杨万里,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星空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杨万里,南宋诗人,一代名臣,后人多称他为诚斋,兼善诗文,其文兼擅众体,步趋韩柳,其诗风素雅清欢,又有童趣,创“诚斋体”为世人称道,尊为诗宗。
一说到杨万里,就能想到荷花,当然,写荷花的诗并不少,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商隐的“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还有张籍的“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可在我看来,都不如杨万里诗中的荷花来得细致生动。
每一个经历过“背诵全文”的人,或许都忘不了那两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尤其是其中两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同样是荷花,一个是初夏才露眉的菏叶未得舒展,一个是盛夏半亩方塘的潋滟美景。
清新与华丽,万物生长在诗中尽显,让人瞬间爱上夏天。
可是鲜有人知道,这两句极具“赤子之心”的诗句竟是杨万里年过半百写下的,此时的杨万里已在官场浮沉数年,却并没有影响他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万里无暇顾及周遭种种,纵使家国蒙难命运偏消,纵使几度起落流离,却依然对生活心怀热忱,留心于生活里的小情趣,万象俱来,返璞归真,着实难能可贵。
值得一说的是,杨万里一生写下很多诗,却在三十多岁焚诗毁稿,而后一反往日诗风,渐成“诚斋体”,即便这样,存世之作也达四千余首。就连存诗近万首的陆游都自愧不如,他在《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中写道: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少年穷困,勤而上学
公元1127年,杨万里出生在吉州吉水的一个穷苦家庭,母亲早亡,但是他有一位平凡但伟大的父亲。
其父名为杨芾,酷爱读书,虽然家中经济并不宽裕,但就算忍饥挨饿节衣缩食,也要省下钱来购书和藏书。
虽然家境平平,却成了当地有名的藏书之家。
得利于这样的家庭环境,虽然生活穷困,但幼年的杨万里却在精神上饱受滋养,自小便熟读各类诗书,其父亲也十分重视杨万里的教育,不惜花费重金请来当地的名师高守道、王庭珪悉心教导。
杨万里曾写诗回忆幼年读书时的情景:
忆年十四五,读书松下斋。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侪。虫语一灯寂,鬼啼万山哀。雨声正如此,壮心滴不灰。——《夜雨》(节选)
杨万里也没让父亲失望,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才情,年纪轻轻赋诗写文皆有所成,可惜的是,早期的诗并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进士及第,初入官场
1150年,杨万里赴临安应试,未中。
又过了三年,二十六岁的杨万里再次赴临安参加考试。
这一年,杨万里和各地学子大咖云集临安府,那年,是一个科举大年,生源质量极高,名人辈出,陆游、范成大、虞允文、张孝祥皆在其列。
殿试中,皇帝亲临,各位才子各展拳脚、竞相绽放,一番激烈地较量后,张孝祥夺得状元,杨万里名列前茅,进士及第。
年少入仕,意气风发,做了两年参军之后。杨万里被派到基层去当县令。
1163年,因张浚推荐,杨万里调至临安府,未及赴任,就因父病归家看养,第二年父亲杨芾病故,杨万里在家服丧。
三年丁忧期满之后,杨万里回长安,此时的杨万里依然一腔济世报国之志,他写长篇政论《千虑策》,先后谒见名臣陈俊卿和虞允文。
《千虑策》让众人对杨万里刮目相看,他在文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展示了杨万里的政治主张,或许因为太过激进,杨万里依旧未得重用。
1170年,再次做回了县令。官虽小,却有实权。
那一年南宋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个天下,都穷的厉害。
老百姓穷,交不上税,交不上税,国库就会空,然后国家就更穷!
流年不利,杨万里刚一上任,就赶上天下大旱,更是民不聊生,很多百姓因为交不上税被关进县城大牢。
杨万里虽然年轻,但也一眼能看出其中的关键问题所在,他深知是中间官吏们层层盘剥所致。于是他下令释放因为交不起税被关起来的百姓,每户发给一张通知书,放宽税额和期限,并严令不得抓捕和拷打交不起税款的农民。
当官就要为民做主,杨万里此举深得民心,百姓纷纷感恩戴德,很快便筹钱交税,不扰民而税赋足,一时之间传为佳话,各地纷纷效仿。
可能是气运到了,所谓知行合一,理论上有《千虑策》,在实践中又政绩突出深受爱戴,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不失为一个好官。
右丞相虞允文听说了杨万里的事迹后,非常赏识他,召他为国子博士,自此,杨万里在京任职。
一身正气,官场浮沉
距离中第,杨万里已经在官场十余年了。
按说能有此际遇,理当安分守己,好好过过富贵悠闲的小日子。
可杨万里,本依然是一个书生,也许格使然,当他看到大臣同流合污,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时,终究还是没忍住。
无法按捺住心中腾发的正气,遇不平不公之事,必奏之。
一身浩然气,为人直敢言,这是当时朋友对他的一致评价。
官场上这样的人总是容易不遭人待见的,不知不觉,就会得罪很多人。
一会是颇受器重的天子近臣,一会又是遭排挤的外官,漳州、知州、广东杨万里的足迹也踏过很多地方。
道法自然,诗入佳境
仕途不如意,在不断的浮沉之中,杨万里的诗也已经焕然一新。
当时流行的是“江西诗派”,一眼望去全都是效法唐诗气韵的“超级模仿秀”。
黄庭坚是这么写的,陆游是这么写的,范成大也是这么写的,大家全都一样。
杨万里却不甘心与此,人到中年,反而破釜沉舟,焚诗毁稿,将前半生诗作付之一炬,他先后学习王安石的七绝、晚唐的绝句,一次次地跋山涉水、寻幽探险,不断地思索、激发创作灵感。
当我们读到那首《小池》,终于看到了那个焕然一新的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除了自然风光,杨万里的笔下也多有童趣:
《宿新市徐公店 》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蓬头稚子步履不稳急急的追赶黄蝶,却因菜花与黄蝶一色,遍寻不着,小儿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藏在小小身影里的天真和稚气尽数显露。
《舟过安仁 》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晴空无云,两小儿却撑开了伞想让吹动船走,奇思妙想,饶有趣味。
从“师古人”到“师自然”,杨万里摆脱了所有的桎梏,开宗立派,“诚斋体”名留青史。
上书致仕,辞官归乡
再说到杨万里的仕途上,杨万里直言敢谏,终于惹恼了皇帝。
1188年,孝宗采纳翰林学士洪迈之议,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杨万里力争主战名相张浚当配飨,指斥洪迈不俟集议、专辄独断,无异“指鹿为马”,因此惹恼孝宗。孝宗说:“万里以朕为何如主?”因而削去直秘阁,出知绢州。
1189年,宋光宗即位,光宗是杨万里的学生,登基后重新将他召入京城。
复召还朝的杨万里依旧一身正气,指摘时弊,无所顾忌。他曾一个月内连上三道奏折,要求光宗爱护人才、疏远奸佞,做到“一日勤,二日俭,三日断,四日亲君子,五日奖直言。”
1189年冬天,杨万里任接伴金国贺正旦使,也就是让他去接金国来宋的使者。
迎送金使,杨万里往来于江、淮之间,望着淮河以北割让给金国的故土,看着被战争涂炭的凄惨民众,深刻感受到山河破碎的耻辱和民不聊生的悲痛。
他初到淮河便写下著名的《初入淮河四绝句》,后自镇江过长江时又写下《过扬子江二首》,慨叹半壁沦陷的惨淡,抒发半壁偏安的怨愤,爱国主义情感真情流露: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一)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过扬子江》(其二)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崤函百二关。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多谢江神风色好,沧波千顷片时间。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杨万里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最后一次被贬是在1192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因而改任赣州知州,杨万里未就职,八月谢病致仕,回归吉水。自此幽居在家,与世隔绝。
此后,朝廷三番复召杨万里回朝,他都一一谢绝。
想必此时的杨万里,已无心为政,更向往陶潜一般逍遥自在不被世俗所扰的心。
病势家中,追谥文节
晚年后的杨万里也一直关注朝廷情势,独断专权的丞相,依然力主北伐,甚至还要启用一个68岁的诗人来全权指挥军事。这个诗人大家也很熟悉,他就是辛弃疾。
正当辛弃疾准备奔赴北伐前线时,一场疾病突如其来。大病之下他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唏嘘感慨。
消息传到杨万里耳朵里,他一听说还要朝廷还要另外安排将领北伐,杨万里再也无法淡定,他给朝廷上了一封折子,在这封奏折中,他强烈谴责了当权丞相无视民意,一意孤行的行径。
写完奏折,又写了一纸遗书。
不久,溘然长逝,告别了他魂牵梦萦的赵宋江山和百姓,那一年,他八十岁。
六年后,朝廷宣敕,赐杨万里谥号“文节”。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矣励万世,此为文节。
如今我等纵观杨万里一生,无不心生敬仰。
他当官的时候,勤勤恳恳,仁政治民,给百姓以期限,不许官吏扰民,倒深得百姓爱戴。
他在朝野之中时,直言不讳,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却活的随所欲。
他在君王身侧时,多加指点,忧国忧民,有诗句显露,亦有《千虑策》君道国势之计谋。
文人墨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是生于南宋,大厦将倾,一人之力,微若蝼蚁。
或许很多人都觉得,杨万里只是一个有着小情趣的诗人,因为他的诗中,从来都没有愤恨之语,哪怕是在最失意时写的《闷歌行》,字里行间,也尽是豪言讴歌: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近看两日远三月,气力穷时会自休。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杨万里最后上书的奏折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而事实上,当看到他的平生事迹,读了他临死前的那一封折子,才明白他是如此一位刚强坚毅的书生。
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唯有孤愤!
如此刚强坚毅,这是杨万里的气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平公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帝王家的公主,皇帝视为掌上明珠,是皇帝的心肝儿,万千宠爱都集于公主一人,使得公主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我们知道,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
2021-04-22古代很多皇帝,都有杀戮功臣的恶习。功臣们往往都是能征善战、手握兵权的大将,或者是为国家立过大功的英才贤士。他们地位尊崇,威望极高,且在朝中或者军中有着广泛人脉,容易被皇帝视为危及皇权的威胁,从而遭到清除。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21-04-22很多三国迷对于军师这个职务非常迷恋,古代打仗如果没有计谋很难取胜,因为双方基本不会采取硬碰硬的打法,而军师又是智慧的代表,所以非常受到追捧。三国里被公认的五大军师,吴国和蜀国都占了两个,魏国只有一个,但是最后的胜者却是魏国。由此可见军师也不是万能的,军师再厉害也需要多方面来进行配合。
2021-04-22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述楚庄王的故事。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好人变坏容易,坏人变好却很难,皇帝和君王也一样,从明君到昏君不难可以说是一步之遥,不过从昏君到明君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堪称是难上加难,当
2021-04-22说到三国时期最能打的人物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的,排第一的就是吕布,这个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很多人都在说排第二的人物,大部分都觉得赵云应该排第二的,但是小编思来想去的啊发现了,其实在坊间有这样的一个传闻,那就是“一部三国前吕布,后表马超,”这个时候有很多的网友要问了,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下面
2021-04-22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