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星空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自迈入东晋时代,辽阔的北方就脱离了中原政权的控制。分裂、攻伐、对峙……成了原本富庶繁荣的北方的新状态。然而如此的乱局,其结束者却是一位“傀儡皇帝”。或者说,北方的动荡和政权的更迭,”意外地”塑造了一位优秀的帝王。
一、以周代魏与傀儡帝王
北魏末年,宇文泰跟随父亲,带着年幼的侄子宇文护一同投入农民起义运动。几年间,一行人拿下陇西一带,宇文护也深得宇文泰器重。北魏永熙二年(533),北魏孝武帝被权臣高欢逼到出逃,后投奔宇文泰。随后,宇文泰便拥立北魏孝武帝而建立西魏,与高欢控制的东魏抗衡。
西魏的大权自然是在宇文泰手中。宇文护在叔父的有意栽培下也在沙场和政坛小有成就,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后宇文泰夺权称帝,建立北周,宇文护即自然而然地成为权臣。在宇文泰逝世时,由于宇文泰选择的继位者庶长子宇文毓尚缺足够的从政经验,早有建树的宇文护便又成了托孤大臣,彻底掌控了北周大权。
宇文毓作为宇文泰钦点的接班人,虽经验不如宇文护,却也不是等闲之辈。可彼时宇文护在朝中一手遮天。因而在两方交手期间,宇文护曾怒而扶持另一傀儡皇帝,即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结果年仅十六的宇文觉也不甘于被宇文护掌控,在抗争数月后以命相抵。于是宇文毓作为宇文泰的接班人又回到前朝。
面对堂兄们的挣扎,宇文护一直死死攥住操控傀儡帝王的绳子,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无奈的宇文毓最后也选择了玉石俱焚,留下一纸诏书,命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继承皇位。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宇文邕如兄长们一样以新傀儡的身份成为北周的第四位实际登基君主。
二、权臣与帝王,堂兄与堂弟
说宇文邕从一开始就是傀儡皇帝,其实有些微不当。因为在宇文毓还在位时,兄弟俩已看清了宇文护的面目。宇文毓有意识地对宇文邕这个“沉毅有智慧”的弟弟展开了培养。宇文护没能在宇文毓死后篡权称帝,也正是因为宇文毓明令要求宇文邕继位。
而在继位初期,宇文邕可谓是将自己“傀儡帝王”的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他对外表现出一副不在乎权势、无所作为的模样,平时老是见不到人影。而对宇文护,宇文邕又“尊崇”至极 ,让宇文护以护都督中外诸军事,复以大冢宰身份总领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寇、大宗伯、大司徒五府,“事无巨细,皆(宇文护)先断(宇文邕)后闻”。
《周书·晋荡公护传》曾概括:“自太祖(宇文泰)为丞相,立左右十二军,总属相府。太祖崩后,皆受(宇文)护处分,凡所征发,非(宇文)护书不行。”这话直到宇文邕决议斩杀这位掌权堂兄前,都着实贴切。
三、逆袭的明君与北方的统一
北周保定四年(564),北周与北齐发生一场大战,位高权重的宇文护即被宇文邕托付出征大任。结果宇文护率军二十万与齐战于洛阳,大败而归,声名一落千丈。建德元年(572),在对宇文护一派一点点蚕食之后,宇文邕借宇文护入宫拜见太后的机会设下伏兵,将这位擅权多年的堂兄当场终了。
宇文邕终于摆脱了宇文护的傀儡的身份!甚至可以说,北周的皇权终于回归到了宇文泰一脉。从宇文护被铲除后,摆在宇文邕面前的难题就不再是如何扮演傀儡,而是如何发扬宇文泰勇夺天下的气概,统一混乱无序的北方。
宇文邕被认为具有“雄图远略”,甚至被盛赞“足方驾于前王”,以至最终真的统一分裂多年的北方,主要得益于他的七大政治举措。
首先,斩杀宇文护不仅是一场立竿见影的埋伏,更是宇文邕培养忠实于自己的势力的蛰伏。推翻宇文护的统治,并在征讨宇文护的诏书中明确在消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同时缓解人民的疾苦 ,这才是宇文邕加强中央集权,为之后一切政策打下基础的第一步。
第二步,释放奴隶,解放生产力。在铲除宇文护的同一年,宇文邕就下令“江陵所获俘虏充官口者,悉免为民”。此后几年,他又多次将统治区域(包括新征服地区)内的奴隶、奴婢、杂户等释免为平民。这使得作为基础的农业得到了 显著恢复,为北周国力的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持 。
第三步,轻徭薄赋,提倡节俭。这一点和释放奴隶相辅相成,同样有效地推动了北周农业的发展。
第四步,强化法制,巩固皇权。
第五步,广开言路,招揽人才。
第六步,尊儒灭佛。以上三步,一言以蔽之都是宇文邕加强自身的统治力,凝聚北周力量的重要举措。此外,尊儒这一步还明确了宇文邕的大一统思想,为北周一统北方吹响了号角。
第七步,即最后一步,也是北周统一北方的最直接一步——改革兵制,加强军队建设和控制,进行统一北方的战争。宇文邕首先调整了宇文泰确立的府兵制,架空尾大不掉的柱国将军。随后,他扩大新兵来源,让北周军队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宇文邕还亲自过问军队训练,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训练计划。
建德四年(575)七月,做好了准备的宇文邕“召大将军以上于大德殿”,宣布亲征北齐。次年,北周又“总戎东伐”。建德六年(577),北周又出兵伐陈,将北周势力一路扩大到长江北岸——北方基本归入北齐控制。
从武成二年(560)到建德六年(577),从年轻的傀儡到自主的明君,从割据到统一……宇文邕用自己的智慧,将北周推到了一个新高峰。他逝世于三十六岁,一辈子不长,却“咸鱼翻身”地演绎了一场精彩的逆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平公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帝王家的公主,皇帝视为掌上明珠,是皇帝的心肝儿,万千宠爱都集于公主一人,使得公主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我们知道,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
2021-05-07古代很多皇帝,都有杀戮功臣的恶习。功臣们往往都是能征善战、手握兵权的大将,或者是为国家立过大功的英才贤士。他们地位尊崇,威望极高,且在朝中或者军中有着广泛人脉,容易被皇帝视为危及皇权的威胁,从而遭到清除。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21-05-07很多三国迷对于军师这个职务非常迷恋,古代打仗如果没有计谋很难取胜,因为双方基本不会采取硬碰硬的打法,而军师又是智慧的代表,所以非常受到追捧。三国里被公认的五大军师,吴国和蜀国都占了两个,魏国只有一个,但是最后的胜者却是魏国。由此可见军师也不是万能的,军师再厉害也需要多方面来进行配合。
2021-05-07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述楚庄王的故事。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好人变坏容易,坏人变好却很难,皇帝和君王也一样,从明君到昏君不难可以说是一步之遥,不过从昏君到明君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堪称是难上加难,当
2021-05-07说到三国时期最能打的人物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的,排第一的就是吕布,这个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很多人都在说排第二的人物,大部分都觉得赵云应该排第二的,但是小编思来想去的啊发现了,其实在坊间有这样的一个传闻,那就是“一部三国前吕布,后表马超,”这个时候有很多的网友要问了,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下面
2021-05-07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