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是经常在一些古装剧中出现的,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下面星空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其中,以东汉、唐朝、明朝三朝的宦官最为出名。例如,明朝的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魏忠贤等人,皆因权势熏天而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反观清朝,真正在史书上有记载的宦官并不多,除了晚清时期的李莲英外(在《清史稿》中出现6次),清朝前期的大宦官吴良辅可谓“特立独行”。
吴良辅在《清史稿·世祖本纪》和《清史稿·圣祖本纪》中皆有出现,横跨顺治、康熙两朝,更为奇特的是,吴良辅在顺治朝被杀之后,在康熙朝再一次出现,给人一种“死而复生”之感,在他身上,充满了疑团。
本文,笔者继续为大家解读清朝历史人物,希望通过各种史料的对比分析,让大家了解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一、顺治亲政,宦官膨胀
公元1636年(清天聪十年、明崇祯九年),皇太极在盛京天坛举行祭天仪式,改汗位为帝位,正式称帝,建立大清。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努尔哈赤是被追尊的“清太祖”,而顺治帝则是清朝第二位皇帝。
1641年(崇德六年),皇太极在爱妃海兰珠去世后,精神颓废,猝死于盛京后宫之中。因皇太极生前未立太子,导致连续五天的储位之争,这期间,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十四弟多尔衮为了争夺大位,几乎兵戈相向。最终,双方妥协,多尔衮提出拥立年仅6岁的福临为帝。
福临为皇太极第九子,生母为庄妃(孝庄文皇后),福临登基后,改年号为顺治,史称顺治帝。
顺治幼年登基,摄政王多尔衮独揽大权,作为皇帝,顺治的童年是比较孤独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的童年经历对其一生有着最重要的影响。
顺治虽然不像明宪宗朱见深那样有一个十分“悲惨”的童年,但他的童年仍然比较孤独。
根据《汤若望回忆录》记载,顺治登基之初,除了孝庄文皇后外长陪伴他以外,还有一个人常伴顺治身边,此人就是吴良辅。
吴良辅是个宦官,年龄、籍贯均不详,只知道他在清军入关不久后,就成了顺治帝的贴身太监。但是,可能由于多尔衮擅权,吴良辅在顺治亲政之前,史书几乎没有什么记载。
清朝顺治七年,多尔衮在打猎过程中坠马而亡,次年,年仅14岁的顺治帝提前亲政。亲政后的顺治帝,立即推翻了多尔衮摄政时期的多项决策,在很多方面,开始实施自己的想法。而吴良辅也因此鸡犬升天。吴良辅在清朝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力劝顺治恢复“十三衙门”。
十三衙门是模仿明朝的说法,明朝时期,为了更好地侍奉皇帝及其家庭成员,在后宫内设置十二监 、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最初,“二十四衙门”只是服务机构,其主官并非都是太监,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宦官势大,“二十四衙门”基本上成为了宦官机构。其中,权力最大的,莫过于掌握“批红”权力的司礼监。
吴良辅建议顺治建立的“十三衙门”是在“二十四衙门”的基础上进行合并和简化的,其中包括司礼监、御用监、尚膳监等13个衙门,清一色用宦官做主官。
吴良辅要这么做,本质上是想拥有更大的权力。但是,这么做的后果是直接撤销了内务府,而内务府一般是八旗勋贵掌管,也就是说,吴良辅其实是抢了勋贵们的权力和饭碗。因此,八旗勋贵对吴良辅的态度可想而知。
那么, 顺治为什么支持吴良辅呢?因为顺治和吴良辅比较亲密,他认为吴良辅是自己人,权力掌控在自己人手里,总比掌控在宗室手里好,因此便同意了设置“十三衙门”。
十三衙门的设立,在清朝初年引起轩然大波,内臣外臣们纷纷以明朝宦官干政为例,劝阻顺治,最后,顺治做了一些妥协,根据《清史稿·世祖本纪》记载:
命内十三衙门立铁牌。谕曰:“中官之设,自古不废。任使失宜,即贻祸乱。如明之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魏忠贤辈,专权擅政,陷害忠良,出镇典兵,流毒边境,煽党颂功,谋为不轨,覆败相寻,深可鉴戒。朕裁定内官职掌,法制甚明。如有窃权纳贿,交结官员,越分奏事者,凌迟处死。特立铁牌,俾世遵守。”
意思是,大臣们怕宦官干政,顺治便在十三衙门面前立了一块铁牌,上面刻着十三衙门的法度,如果宦官窃权、受贿、结交外官、越权奏事,立即凌迟处死。
不得不说,顺治是极其聪明的,他用一块铁牌,便堵住了大臣们的嘴。从此,吴良辅成为皇宫内势力最大的“内监”,风光无限。
二、结交外臣,铁牌奏效
顺治帝本以为,自己用一块铁牌就解决问题了,让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那块铁牌却狠狠地打了顺治一个巴掌,因为吴良辅出事了。
自古以来,外臣为了提前获悉皇帝的心思,和宦官结交则是一条捷径,毕竟宦官身在宫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吴良辅作为顺治身边最亲密的宦官,顺治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外官自然想方设法巴结吴良辅。
第一个把吴良辅拉下水的人,名叫陈之遴。
说起这个陈之遴,本就是清初官场上的一个墙头草。他有个好朋友,就是明朝末年“嫌水冷”的钱谦益。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钱谦益本就是出了名的伪君子,陈之遴何尝不是?
陈之遴生于明朝浙东望族,崇祯末年,他一举考中榜眼,很不幸的是,第二年清军入关,陈之遴的父亲时任顺天巡抚,受父亲牵连,陈之遴被清朝“永不叙用”。
后来,他巴结多尔衮,被多尔衮任命为侍读学士,经过多尔衮多次提拔。多尔衮倒台后,他连忙举报多尔衮之罪,被顺治帝破格提拔为礼部尚书,授弘文院大学士。但陈之遴结党营私,曾被顺治冷落。陈之遴为了“东山再起”,于是开始烧吴良辅的“热灶”,用重金贿赂吴良辅,希望吴良辅帮他说好话。
吴良辅看了看顺治立的铁牌,又看了看陈之遴送给自己的重礼,最终禁不住诱惑,和陈之遴互通消息。
只是,吴良辅忘了,他当初触犯了八旗勋贵的利益,那些八旗勋贵们时时刻刻用眼睛盯死吴良辅。所以,没过多久,吴良辅结交陈之遴的证据,立即被御史们抖了出来,满朝哗然。
立铁牌不允许宦官结交外臣是顺治的主意,如今,吴良辅的所作所为,让顺治帝颜面尽失。但吴良辅毕竟是顺治的亲信,史载:
吏部等会陈之遴接纳内监吴良辅事俱实。奉旨:陈之遴乃不思改过,又行贿赂结交,深负朕恩,姑免死革面,并父母妻子俱流徙盛京,家产籍没。
上述这段史料出自《永宪录》,《清史稿》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不过《永宪录》中较为详细,所以摘录下来。顺治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陈之遴,把陈之遴抄家流放,却没有半个字提及吴良辅,这明显是袒护吴良辅。
顺治这么做,那些八旗宗室们焉能答应?他们很快又找到吴良辅的另一桩罪证,原来,吴良辅不仅收受了陈之遴的贿赂,还拿了王之纲不少好处。
王之纲是个明朝降将,曾是史可法的部下,后来投奔清朝,但一直不受重用,便想走吴良辅的门路。不曾想,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很快被人捅开。
这下顺治尴尬了,他本想袒护吴良辅,不料吴良辅如此不争气。在八旗勋贵的注视下,顺治决定履行他在铁牌上的承诺,将吴良辅“凌迟处死”。
注意,顺治帝忍痛杀掉了心腹太监吴良辅,这件事《清史稿·世祖本纪》中有明确记载:
(顺治十五年)甲辰,内监吴良辅以受贿伏诛。
奇怪的是,吴良辅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因为到后来,吴良辅又“死而复生”了。
三、替帝出家,死而复生
上文提到,《清史稿·世祖本纪》很明确写道,顺治十五年,吴良辅伏诛。让人想不到的是,《清史稿·圣祖本纪》却又记载:
世祖崩,帝即位,年八岁,改元康熙。遗诏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二月癸未,上释服。乙未,诛有罪内监吴良辅。
注意上述史料的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康熙元年二月,吴良辅被诛杀。
这就很奇怪了,同样出自《清史稿》,前文说顺治十五年,“内监吴良辅以受贿伏诛”,后文说康熙元年“诛有罪内监吴良辅”。也就是说,顺治十五年吴良辅已死,到四年后(康熙元年),他又死了一次,难道他之前死后复生了?
如果说,康熙元年,“诛有罪内监吴良辅”这件事成立的话,那么,无外乎有两种可能:
第一,顺治十五年,吴良辅没有死。
第二,清朝初年有两个吴良辅,顺治和康熙各杀了一个。
不过,由于两个人同名同姓,又同是“内监”,最后都被诛杀,我认为第二种可能非常小,所以,最大可能是第一种:顺治十五年,吴良辅没有死。换句话说,《清史稿·世祖本纪》编撰的时候,出现了错误。
关于这个猜测,有一个佐证,这就是由张宸写的《青琱集》,张宸在顺治年间任兵部主事,所以,他留下的史料,比民国时期编撰的《清史稿》要更可信些。
《青琱集》记载:
先是(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日,上幸悯忠寺,观内珰吴良辅祝发。
意思是,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顺治到北京城西的悯忠寺,亲自观看宦官吴良辅剃发出家。
也就是说,顺治十八年(顺治去世的那一年),吴良辅还活着,这也就证明了顺治十五年吴良辅没有被杀。
根据《清史稿·世祖本纪》记载:
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丙辰,大渐。赦死罪以下。丁巳,崩于养心殿,年二十四。
意思是,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顺治身体不适(根据王熙的记载,顺治帝是染了痘症,即天花),到了正月初六,顺治已经不行了。初七这天顺治去世,年仅24岁。
也就是说,吴良辅出家的这一天,顺治的身体已经出现了不适。或者说,在顺治去世的5天前,吴良辅出家为僧。
吴良辅只是一个宦官,他出家,顺治帝为何还要亲自观看?于是,后世就有了一个很大胆的猜测:吴良辅是替顺治出家的。
提及顺治帝,总有绕不开的两大话题,第一个是董鄂妃,第二个他的出家之谜。《清史稿》和《清实录》都说顺治是病逝,但有野史说顺治出家了。我们姑且以正史为准,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就是顺治执政末期,他对佛学十分痴迷。但顺治碍于身份,不便出家,让心腹太监代替自己出家的可能还是很大的。因此,吴良辅代替顺治出家的猜测,我认为基本可信。
四、第二次死亡的秘密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帝驾崩,临终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辅佐年仅8岁的三皇子玄烨,玄烨登基后,是为康熙帝。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
二月癸未,上释服。乙未,诛有罪内监吴良辅,罢内官。
注意,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去世,普通士大夫需要“丁忧”三年,其实,丁忧守孝的时间并不是真正的“三年”,而是以九个月为一年,也就是27个月。而天子守孝,则以日代月,也就是说,顺治去世了,康熙只需要服斩衰27日,因此,顺治帝是正月初七病逝的,康熙到二月初四(癸未)这天,才脱掉衰服。
一般新帝登基,都要大赦天下,而且,新帝在服丧期间,若没有重大原因,一般是不轻易杀人的。所以,这27天内,吴良辅是安全的。可是,到了二月初六(乙未)这天,吴良辅就被杀了。也就是说,康熙除服两天后,就立即杀了吴良辅,可见时间之紧迫。
吴良辅本是一介宦官,顺治去世后,他又是出家人,康熙杀他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这个时候康熙尚且年幼,真正要杀吴良辅的,可能不是康熙本人,而是四大辅政大臣和孝庄太皇太后,所以,这个康熙,可能需要加个引号。从“康熙”这么急着杀吴良辅,可以推测出两个可能:
第一,吴良辅身上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康熙”杀他是为了灭口。
第二,吴良辅罪大恶极,“康熙”等不及细细审问,杀之而后快。
笔者看来,康熙杀吴良辅,有可能是顺治之死有什么秘密,而吴良辅恰好知道,或者说,顺治送吴良辅出家之前,曾对吴良辅又什么额外的交代,康熙不想让这些话流传出去,因此杀掉吴良辅,以绝后患。
但是,历史可以推测,但不可以诛心。这种猜测只是可能。而康熙杀吴良辅,其实有另一条比较确切的原因。
上文引用《清史稿·圣祖本纪》中已经说了“乙未,诛有罪内监吴良辅,罢内官”,注意,杀了吴良辅后,还有“罢内官”三个字。也就是说,“康熙”杀掉吴良辅后,撤销了“十三衙门”,重新设立了内务府。“康熙”这么做,第一是废除不合理的制度,避免宦官干政,第二是为了向宗室勋贵们示好。
从“十三衙门”的设立到废止,也就短短8年的时间,康熙废掉“十三衙门”,总要给大家一个说法,总不能说先帝当时脑子一热设置了“十三衙门”吧?所以,吴良辅就必须要被拎出来。
但必须说明的是,吴良辅并不是为“十三衙门”背锅,因为他本身就是罪魁祸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康熙杀吴良辅,有掩盖未知秘密的可能,但吴良辅之死,肯定和十三衙门的设立有很大关系。前者是可能,后者是确切的。
也许,在《清史稿》中,吴良辅是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因此《清史稿》在编撰的时候,才会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让这个小人物“死而复生”。但是,能够在史书上留名的人,其实都不是小人物,像吴良辅这样的人,能在康熙刚除服就被杀掉的,必然不简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平公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帝王家的公主,皇帝视为掌上明珠,是皇帝的心肝儿,万千宠爱都集于公主一人,使得公主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我们知道,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
2021-08-01古代很多皇帝,都有杀戮功臣的恶习。功臣们往往都是能征善战、手握兵权的大将,或者是为国家立过大功的英才贤士。他们地位尊崇,威望极高,且在朝中或者军中有着广泛人脉,容易被皇帝视为危及皇权的威胁,从而遭到清除。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21-08-01很多三国迷对于军师这个职务非常迷恋,古代打仗如果没有计谋很难取胜,因为双方基本不会采取硬碰硬的打法,而军师又是智慧的代表,所以非常受到追捧。三国里被公认的五大军师,吴国和蜀国都占了两个,魏国只有一个,但是最后的胜者却是魏国。由此可见军师也不是万能的,军师再厉害也需要多方面来进行配合。
2021-08-01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述楚庄王的故事。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好人变坏容易,坏人变好却很难,皇帝和君王也一样,从明君到昏君不难可以说是一步之遥,不过从昏君到明君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堪称是难上加难,当
2021-08-01说到三国时期最能打的人物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的,排第一的就是吕布,这个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很多人都在说排第二的人物,大部分都觉得赵云应该排第二的,但是小编思来想去的啊发现了,其实在坊间有这样的一个传闻,那就是“一部三国前吕布,后表马超,”这个时候有很多的网友要问了,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下面
2021-08-01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