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3年,古罗马爆发了著名的斯巴达克斯起义。起义从坎帕尼亚一直扩展到了意大利南部的阿普利亚、卢卡尼亚以及布鲁地乌母等地区。这些战斗力爆表的努力起义军多次击败了在征讨他们的罗马大军,这给罗马的通知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军在与罗马军队战斗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至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军队已增至6万人。再到斯巴达克进军阿普利亚和卢卡尼亚,总兵力已增长到12万(其他史料为9—10万)。
受起义军的声势所震惊的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72年年中派执政官楞图鲁斯和盖利乌斯率两支军队讨伐斯巴达克。为了彻底粉碎斯巴达克军队,罗马元老院再派统帅克拉苏率兵四万人进行征讨。
克拉苏为了扭转败局不得不实行“十一抽杀律”,“十一抽杀律”在罗马早期的扩张战争中是十分重要的制度,简要地说是将所有打败仗逃跑的士兵圈起来抽签,每十签就有一签是死签,不幸抽中死签的士兵会被残忍的当着众人的面杀死,这样对罗马士兵有着巨大威慑作用。
不得不说,这一制度真的有效,重塑了罗马军队,提高了罗马军队的战斗力。使斯巴达克几乎无机可乘。
此外公元72年秋,为了消灭斯巴达克起义军,克拉苏在意大利南端因提供船只的海盗不守信用而渡海未遂的斯巴达克起义军的后方构筑了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一条两端通海的壕沟(长约55公里,宽和深均为4.5米),沟上筑有围墙,易守难攻。
此时斯巴达克起义军前方面临无船可渡的茫茫大海,后方是克拉苏的强大罗马军团构筑的坚固无比、毫无破绽的防线,最后虽然斯巴达克的起义军采用强攻突破了这道防线,但却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兵力。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克拉苏的谋略过人,绝非等闲之辈。
此战之后,斯巴达克军队很快得到补充(达7万人),于公元前71年春试图奇袭意大利南部主要港口——布林的西,乘船渡海直奔希腊,然后到色雷斯(今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欧洲部分)。罗马元老院力图尽快镇压起义军,派遣格奈乌斯·庞培和玛库斯·卢库鲁斯两支军队分别从西班牙和色雷斯驰援克拉苏。为了阻止罗马军队会合,斯巴达克决定对克拉苏举行总决战。他以急行军率军北上,迎击克拉苏。在阿普利亚省南部一场激战中,斯巴达克全军(6万人)被克拉苏击溃。斯巴达克奋战在最前列,直至牺牲。约5000人逃往北意大利,被庞培歼灭,6000名俘虏被罗马军钉死在罗马至卡普阿沿途的十字架上。

在镇压这次起义过程中,苏拉的两位部将克拉苏和庞培一度成了罗马的风云人物。但是他们因为和元老院的冲突而废除了苏拉留下的制度。公元前60年,克拉苏、庞培与恺撒结成秘密的政治同盟,一起反对元老院,史称“前三头”。
相对于“”三巨头”中的另外两巨头,克拉苏控制的军队最多,拥有的财富也最多,但是在战功方面却有所不足。此后,他因嫉妒庞培、凯撒立下的较多战功,于公元前53年仓促发动了对安息帝国的战争。
克拉苏身为罗马执政官,却对波斯(此时安息帝国控制区域就是曾经的波斯)的地理,历史,人文一无所知。不过他也懒得去了解。克拉苏深信,在他的七个罗马军团面前,任何军队都将是不堪一击的。而征服波斯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他还要继续向印度进军,完成亚历山大征服世界的遗愿。

公元53 年克拉苏率领的7个罗马军团(约40000―50000人)进攻安息,在卡莱附近与苏莱那统帅的10000多名安息骑兵展开决战,最终,安息军几乎全歼罗马军(罗马 死亡20000多人,被俘10000多人,逃脱10000多人)。克拉苏被俘杀,罗马军团的鹰旗被夺,此战是罗马帝国最羞辱的战斗之一。克拉苏因为自己的狂妄自大、骄傲轻敌,不仅自己命丧黄泉,还使得罗马损失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2000年的岁月一晃而过,时至今日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设想,若克拉苏率领的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击败安息军队,会带来什么影响?
一、若克拉苏率领的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击败安息军队,那罗马军团很有可能趁此一鼓作气灭掉安息,就像当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那样灭掉波斯。灭掉了安息这个强劲的对手,罗马从此对东方的征服之路将变得畅通无阻。
二、若克拉苏率领的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击败安息军队,并且顺势灭掉了安息——这个东征路上的拦路虎,将安息纳入罗马的版图,实力大增的罗马,下一步就是重走当年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之路,再打败刚刚兴起的贵霜帝国,征服印度、中亚等地。
三、若克拉苏率领的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击败安息军队,随后灭亡安息,并继续东征,然后征服印度、中亚等地。

接着有可能再分兵两路:一路经印度进入东南亚,征服那里的当地土著居民,然后继续东进,最后兵锋直达东汉帝国管辖下的日南、九真、交趾(今越南地区)等郡,并与东汉军队发生冲突。
一路经中亚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西域,并与当时的西域诸国发生战争。西域诸国很可能不敌罗马军团,在此情况下,可能会向东汉与匈奴求救。那么一来,东西方最强大的两个帝国以及当时世界最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这三大力量将在西域上演一场精彩绝伦的力量角逐。而罗马假如真的实行我前面说的两路东进的策略,那罗马很可能与东汉在西北与东南两方同时短兵相接,最终孰胜孰负,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上甘岭位于朝鲜中部地区,原本是一个小村庄,朝鲜战争时期上甘岭战役便是在这里发生的。这场战役十分惨烈,当时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展开拉锯战,炮火几乎是把整个村庄夷为平地,双方的损失也非常严重。最后志愿军凭借顽强的精神,共击退联合国军组织的900多次冲锋,顺利守护住了阵地,拿下了这场艰难的胜利。而
2019-09-27过去几年和近期乌克兰发现多处万人坑的消息再次引起热议。还有人声称,乌克兰纳粹在卢甘斯克的一些地区非法掩埋了被杀害的平民。这一信息披露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战斗和排雷工作结束后,当地专家已被安排到事发现场进行挖掘和搜索。事实上,乌克兰东部发现乱葬坑并不是新鲜事了。在收到一
2019-09-27说起朝鲜战争,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首次重要战争,这场战争彻底击碎了美国军队不败的神话,是少见的,被公认的强哥被弱国所击败的战例。这场战争固了新生的中国政权,建立了全国人民的信心,是一场意义重大,同时也是让人致以崇高敬意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民族英雄、热血战士,他们都值得我
2019-09-27安条克大帝也被称之为安条克三世,他是塞琉古帝国中非常著名君主。若是没有在西方和罗马军团较量过的话,可以说安条克大帝堪称王者。他在东方征服的事业非常顺利,塞琉古大军从中东一路横扫到了中亚,甚至让希腊籍军人重新踏上了南亚次大陆的土地,因此在公元前205年安条克三世和亚历山大一样得到了“
2019-09-27说起沙皇核弹,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了,这是前苏联在冷战时期所研制出的一种核弹,总计两枚。1961年10月,其中的一枚在苏联最北端的新地岛成功试爆。可以说沙皇核弹是自从核武器出现以来,其威力是最为巨大的,至今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核弹能够超越。有人问若是10000亿沙皇核弹威力有多强,那么这问题只能
2019-09-27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tōng。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
◆你知道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你知道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你知道慈禧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 ◆你知道历史上的张飞不是莽夫,详解张飞的才华 ◆你知道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期成天沉迷于酒色 史官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导读: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你知道嫦娥玉兔桂花树故事,相关传说给大家介绍介绍 ◆你知道月球上的女尸是嫦娥吗?很显然不是了 ◆你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含多个版本) ◆你知道逢蒙杀羿的故事简介 逢蒙为什么要杀死后裔 ◆你知道后羿的故事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导读: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被封申王,谥号忠献。其子秦熺力图继承相位,为宋高宗拒绝。秦家从此失势,使长期被压抑的抗战派感到为岳飞平反昭雪有了希望,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后来宋孝宗为鼓励抗金斗志,把岳飞平反,将秦桧列为致使岳飞之死的罪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只有仁义,没有智慧吗? ◆你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那么他的皇后是谁? ◆你了解刘备借荆州的真实过程是怎么样的? ◆你了解刘备是如何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的? ◆你了解历史上袁绍为什么会愿意放刘备走?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巨鹿之战了,巨鹿之战是当时秦国在位期间很著名的一场战争,当然了,关于巨鹿之战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巨鹿之战相关的信息,巨鹿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巨鹿之战交战双方是怎么对决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车臣战争有多恐怖?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 ◆你知道车臣相当于中国的什么?无法类比但是可以从古代史上找到答案 ◆你知道历史上车臣活割俄罗斯士兵头是真的吗? ◆你知道二战是谁救了中国?有太多太多 ◆你知道世界十大禁用武器有哪些?一个比一个可怕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意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上巳节与清明节的时间相隔非常近,并且都属于郊外的活动,那么这两个节日之间有没有可能相逢到同一天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表达的什么意思?附全诗翻译和典故 ◆晚夜微雨问海棠下一句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晚夜微雨问海棠,暗香蚀骨话离殇全诗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穿厚就行了 ◆蒙古人西征白人妇女描写书籍